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更好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引导区属各学校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城中区教育系统积极组织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倾力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好样板”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切实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各项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把维护民族团结思想深入到教师和学生心中。
紧抓主线,增进“石榴籽”认同。局党组将宣传月活动同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同部署、同推进,周密安排部署,制定印发《2023年城中区教育系统民族团结进步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核心任务和工作主线,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组理论学习、“8点半”课堂、三会一课等形式组织各族干部师生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广泛宣传以“十二个必须”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等内容纳入党支部学习内容,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的方式,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文化铸魂,促进“石榴籽”融合。区教育系统积极挖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共有精神文化,各校以思政教育为载体,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进教学、进头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学科有机融合,牢固占领教育主阵地,强化全体师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感,切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及文化自信;邀请剪纸、刺绣、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校园,面向师生开展“传承非遗文化 促进民族团结”互动交流活动,不断增进各民族师生间情感交流以及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举办教师组“魅力节气 创意表达”二十四节气艺术作品设计大赛,培养师生热爱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民族团结;开展学生主题绘画比赛、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少先队活动等,为广大师生传递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各种信息,了解民族,学习民族的历史文化,让广大师生在了解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元宣传,厚植“石榴籽”情怀。区属各校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宣传栏、黑板报等舆论宣传工具,深入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开展“中华文化符号”“中华视觉形象”进校园行动,不断深化和拓展对国家象征标识、国家民俗符号及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海精神标识等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宣传渠道。积极组织学校师生参与市区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网络答题、知识竞赛活动,区属学校6名教师晋级区级复赛,1名教师入围市级决赛,进一步增强各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开展普通话推广宣传活动,培养师生坚持使用普通话和文明语言的语言习惯,增进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促进各民族师生、群众交往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