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先导区建设进程,城中区坚持以“幸福西宁·净美中区”为工作目标,以“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为工作理念,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努力为群众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破旧立新,建设公园绿地。一是通过彩色硬质铺装、调整植物配置、增加游乐设施的方式,强化绿地服务功能,在后营街、新民家园、七一路、园树巷、南川西路中学门口、西宁二中门口打造6处“口袋公园”。二是在南山路、香格里拉路、丁香园等7处街头绿地种植球形植物乔灌木189株、宿根花卉8400株并搭配景观石,打造富含意境的景观节点。三是在滨河路、北门坡、长江路等路段营造花街10条;在中心广场、长青园、滨河路、宁园打造“花海”4处;在区政府办公楼院实施庭院绿化景观提升改造项目,共平整绿地1250平方米,栽植乔灌木113株、地被植物5940株、宿根植物3500株,铺设草坪645平方米、透水砖路面210平方米,搭建长廊一处、观景亭两处,初步达到推窗见绿、出门赏景、起步闻香的庭院改造效果。
统筹兼顾,完善基础设施。一是为保障市政基础设施正常使用,全力做好102条市政道路及9座人行天桥、6座车行桥、17条道路路灯的维护维修工作。截至目前,共计修复改造公交港湾10处、车行道6316.9平方米、人行道896.6平方米、路缘石36.7米。二是对辖区77条道路排水管网、井盖、雨水篦子进行排查疏通,确保排水设施使用正常。截至目前,共修复雨水检查井105座、修复雨水篦子36套、疏通污水检查井335座、疏通管道3566米。三是组织市政专业人员对辖区人行道障碍物进行全面清除,共清理人行道障碍物429处(其中,清理螺栓110处、预埋件199处、电气箱柜基座33处、施工遗留障碍物76处、其他障碍物11处),保障人行道通畅。四是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建设进程,采用新型环保、节能材料和节水型技术,在城区新建(改扩建)公厕16座。
着眼长远,推进垃圾分类。一是在全市首次建立公共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体系,保障辖区公共区域垃圾分类工作扎实推进。二是在全区各主次街道等公共区域设置三分类果皮箱1200余个,积极引导市民按类投放,营造生活垃圾文明投放、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三是开创垃圾分类投放新模式,购置100辆四分类垃圾收运车辆,分别设有“可回收、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四类垃圾收纳桶,为辖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依次收运及妥善处置等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在格兰小镇内新建微型垃圾中转站一座,并配套购买转运车一辆,妥善解决了城镇生活垃圾转运问题。
多管齐下,整治城市环境。一是严格落实夜间垃圾收集运输工作要求,及时进行夜间垃圾清运工作,保障城区道路干净整洁。二是继续开展夜间“24小时”机械化清扫保洁工作,以持续守护“西宁蓝”为工作目标,根据天气状况,合理制定洒水降尘作业。三是细化保洁作业内容,加大“以洗带扫”保洁力度。出动十辆小型环保高压冲洗车辆,对辖区基础市政设施进行冲洗与人工擦洗保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