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头条新闻: · 城中区:抗牢首位责任 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    2024-05-08     · 城中区:全力以赴改善和保障民生    2024-05-07     · 城中区:多措并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024-05-03     · 城中区:三举措创新打造物业管理新模式    2024-05-01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城中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乡村振兴>>正文

2023年度城中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2024-01-12 08:59  点击:[] 来源: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城中区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央、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有效开展主题教育与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将主题教育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找准着力点和发力点,积极融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支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等务实举措,全年农牧业发展稳中向好,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各项涉农项目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平稳推进,以实干实绩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现将城中区乡村振兴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中区共辖3个涉农镇(办),32个行政村,共11630户46305人,其中党员1363人。截止2023年底,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7个、50—100万元的村2个、20—50万元的村5个、10—20万元的村14个、5—10万元的村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实现稳定破零。全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3家,其中从事种植业23家,畜牧业27家,林业、苗木5家,其他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8家。正常运行并发展较好的合作社有12家,其中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4家。家庭农牧场14家,其中从事蔬菜种植的市级家庭农牧场1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其中涉农企业6家,从事花卉、苗木2家。

二、工作推进情况

(一)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聚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优化种植结构,扎实开展春耕生产。据行业部门统计,目前,种植各类农作物14771.48亩,同比增加2%。其中:粮食种植面积8723.9亩,同比增加2043.9亩,粮食产量达2493.43吨,同比增加1134.43吨;油料作物面积2941.9亩,同比减少99.1亩,油料产量达735.48吨,比去年增长371.48吨;饲草种植1070余亩,与上年持平。蔬菜与其他作物种植面积3105.68亩,同比增加353.68亩,全年蔬菜产量预计达到1.5万吨以上,产量比上年预计增加1000吨。预计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20吨、340吨、900吨。养殖户265户,各类畜禽存栏总计49129头(只、羽),基本与上年持平。同时,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回收各类残膜10余吨。推行堆积发酵后还田模式,加强粪污末端治理,促进我区农牧业实现循环发展。

(二)筑牢农业发展“基石”。一是制定印发《城中区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两张清单”》《城中区乡村振兴“七大行动”实施方案》,谋划储备乡村振兴建设项目29项。二是积极争取省市设施农业项目,投资507万元改造提升日光节能温室标准260栋。投资523万元,建成9000平米现代育苗温室。经国家五部委同意总寨塬创建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全省现代化设施农业示范样板基地。今年以来,总寨塬共种植茄果、叶菜、葱蒜等蔬菜5大类22种,稳定销量0.5万吨;泉儿湾塬共种植茄果、叶菜、葱蒜等蔬菜5大类17种,稳定销量0.2万吨。通过“技术支撑、农旅融合”等方式,积极培育并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果蔬采摘等业态。特别是“国庆节”期间总寨塬举办采摘活动,日均吸引游客150余人次,采摘辣子、茄子等蔬菜470公斤,节日期间增收1.5万元。截至目前,吸引游客3万人次,实现绿色观光游收入80万元。通过连续3年实施旧棚改造项目,不断优化发展方式、提升基础设施水平,预计每亩温室实现年纯收入2.5万元,同比增长6%。三以“跳出村庄看村庄”的统筹规划思路,辐射带动莫家沟村周边农村经济发展,聚力在宣传引导、打造品牌、突出特色上下足功夫,在原有10家农家乐的基础上,继续投资建设8家农家乐,打造星空屋顶、精品民宿等竞争力较强的特色项目,并成功申报莫家沟村莫府餐饮店为省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农家经济年均增收50万元,吸引12名能人回乡创业建立露营基地,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游客集散集聚地。在下细沟村,通过流转升级3个庄廓,打造河湟文化精品民宿旅游接待点,开展沉浸式乡间生活体验活动,全方位提升消费者参与感、体验感、代入感,并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建成少年实践基地,重点利用寒暑假,提供全方位实践教育服务,全面助力青少年能力素质提升。

(三)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实施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西宁市城中区东、西山(片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6.11平方千米,显著增强蓄水保水能力。投资953万元,完成城中区41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938.56万元,实施总寨镇上下野牛沟产业路建设项目。投资1210万元,实施泉尔湾村、红光村、上细沟村、下细沟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积极争取1848万元中央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实施城中区新庄村、杜家庄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投资136万元,实施总南村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投资1438.45万元,实施县道125塘土湾升平公路工程(总寨镇上细沟村、上下野牛沟村)。持续优化农村通讯网络,以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为抓手,持续优化农村地区4G网络。投资109万元,实施莫家沟村清洁取暖“煤改电”项目,完成管线敷设183户。大力推进“路长制”工作,建立覆盖县、乡、村道的“路长制”组织管理体系,完成98块农村公路“路长制”公示牌安装工作。二是制定《城中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方案》,建立“一月一检查一评比”制度,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抓实抓牢,抓出成效。开展城中区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月行动,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全体县级干部和各单位、各部门联点包村,下设工作督导、业务指导、信访维稳三个工作组,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提高整治推进效率。目前,开展村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305次,清理生产生活垃圾1050吨,治理“六乱”408处,清理村庄垃圾死角93处,整治河湖道垃圾堆放点22处,累计完成绿化种植56亩,清理柴草堆10个、积存垃圾堆85个、杂物堆195个,清拆私搭乱建25个、残垣断壁26个、废旧旱厕45个,出动1500人次,挖机设备20台次,清运车辆62辆,全面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21吨,各村山沟劝离烧烤野炊人员105次、清理村内沟渠道7500米,垃圾8.5吨,整治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持续开展“厕所革命”回头看工作,共排查问题厕所303座,同步套合区生态环境局下水管网改造项目,将下细沟村103座旱厕改建为水厕,收到辖区村民一致好评。同时,将我区2146座厕所进行大起底、大排查,摸清全区厕所使用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将制定厕所整改工作方案,按照一村一策方式,逐年推进厕所回头看工作,不断提升厕所使用率和群众满意度。

(四)乡村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一是构建区委区政府牵头抓总、各部门统筹参与、镇(街道)和村党组织主体推进的三级联动体系。区委书记、区长牵头推进,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民政、财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职责,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各村发展实际,及时调整联点帮扶关系,组织全区42个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全区32个村,细化明确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帮扶任务、工作重点,有力充实乡村振兴工作力量。二是建强队伍培育力量。以“三优三强三过硬”为目标,选举产生农村党组织委员102名,21个村实现“一肩挑”,基层工作队伍能力素质有效提升。选配返乡经济能人担任村“两委”成员,32个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担任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深入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全区共有75名村干部报读大中专班,头雁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持续加强村“两委”班子履职能力建设,依托区级、街道、村三级培训体系,全覆盖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切实提高村“两委”队伍政治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三是提标品牌升级阵地。组建总寨镇山水田园党建联盟,打造莫家沟村“红色党建长廊”“党建引领促发展、幸福和美上下野”等精品党建示范带,投入10万元建设总寨镇“山水田园党建”联盟莫家沟村服务站,带动沿线7个村党支部、2个“两新”组织党组织,打造吸引人才、团结群众、综合示范的统一窗口,为党组织引领带动乡村振兴提升硬件条件。

(五)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工程,全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3家,其中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4家,支持农民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能力和竞争力普遍提高,联农、带农、惠农能力显著增强。年初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与青海农担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加强与中行、农商等8家金融服务企业沟通对接,推出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助力城中区惠农礼包”,出台政府贴息、担保资金池建立等特色制度4项,保障农户、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有钱办事、融资便捷、放款高效、还款简便”。截至目前,累计为54家农牧业企业发放贷款1492万元,为22户农户发放贷款72万元。同时,通过“直播带岗”、线上培训等形式,完成实用家政、农机操作等技能培训212人(次),组织农业农机技术人员和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指导522人(次),有效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

(六)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配合完成农业种质资源和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持续实施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共开展培训100人次,不断提升农民职业技能。组建“三农”服务科技团队,选派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2名深入基层开展服务。依托“引才聚才555计划”项目,引进青海华实青稞生物科技集团研究员杜艳博士团队,通过“试种换购”方式,提供黑青稞、糯青稞等绿色优质种质资源,耕种撂荒地300亩。引进“437”小麦新品种,试验种植后,颗粒饱满、涨势喜人,亩产达800斤,预计增产20%—30%,探索出可推广可复制的种植经验,推动一产再上新台阶。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建民博士团队,对设施农业节水灌溉、优化种质资源等领域进行帮扶指导,推动节本增效,优化产业布局。对接青海大学农业科学院引进蔬菜种质资源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突出油菜、青稞等产业,举办“田间课堂”5期,培训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300人次。积极引进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品质营养研究所副所长段晓亮博士与本土培养领军人才青海天佑德集团技术总监梁锋博士,目前均已通过市级审核。

(七)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始终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紧紧牵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牛鼻子”工程,践行“富民强村”发展理念,理思路、抓产业、促改革、谋创新,着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是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城中区村集体经济“破五提十”专项行动》,区委农办将“破五提十”重点任务纳入区级年度目标考核,压紧压实责任,推动“破五提十”行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截止2023年底,32个行政村均实现村集体经济“破五”要求,努力迈入“提十”圈子。二是22名县级领导包联村,各涉农镇办组成工作专班,摸清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年度收入不增反降的中等村,逐村建立产业发展清单、产业发展计划。三是结合各村实际,建立“村集体经济项目储备库”,储备项目50个,建立“乡村党组织项目需求库”、需求项目8个,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人才库”、储备人才60名,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三库联动”,实现资源有效整合,确保项目精准实施。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一是农业质效还需提升。传统农业粗放式生产方式尚在转型,总体上呈现出“不大、不优、不特、不亮”,农产品精深加工还需打磨提升,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上还有大的晋升空间。二是乡村产业发展活力不足。发展产业方面偏重于乡村旅游业,发展模式类同,没有挖掘出中区特色的产业模式,特色产业支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还需发力。三是村集体经济发展良莠不齐。部分村集体经济底子薄,村集体资产管理和维护资金投入大,能复制推广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较少,对财政资金的依赖性较大。四是乡村振兴人才匮乏,带动力不强。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处于初步发育阶段,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普遍缺乏。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着眼农业生产,保证粮食安全。持续加强田间地头技术服务,定期抽查设施农业园区作物农残指标,做好市场调研,为引进新品种提供实践支撑。建强农业技术人才队伍,通过“柔性引进人才+专家工作”站相结合方式,加强农业技术指导,优化种植结构。持续实施化肥农药“两减”行动,推动形成绿色循环生态牧业技术体系。

(二)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认真落实《城中区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完善人居环境考核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通过环境卫生整治月等活动,着力打造莫家沟、上下西沟等人居环境示范村。持续开展问题厕所大起底,大排查工作,提高新建农厕使用率和满意度。

(三)聚力融合发展,助推集体经济。根据各村集经济总量、自然资源禀赋及特色产业等方面,在“三资”管理、城乡二元发展结构、盘活闲置资源、示范带头引领、金融活水5大工作领域下足功夫,推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推组织振兴。突出党建引领,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运用“全域网格”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四治融合”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质效。加强对村干部及高素质农民的培养,深层联动金融服务企业,促进农民多元发展富民产业。

(五)推动重点项目,助推乡村振兴。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计划投资2329万元,完成高标准农田8954亩建设任务,计划投资800万元,完成农产品精加工项目,计划投资1667万元,完成城中区现代设施农业生产能力提升项目。统筹谋划集生态文旅、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化都市城郊农业,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上一条:中区传来“中央一号文件”好声音 下一条:城中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关闭

主办单位: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340 (青ICP备190004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1030005
网站联系电话:6271091  劳动保障维权电话:6163883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城中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8236019  城中区统计违法举报邮箱:czqtjwf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