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头条新闻: · 城中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 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    2025-09-22     · 城中区政协召开“深掘生态文旅资源,助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调研协商座谈会    2025-09-18     · 城中区:“三位一体”激活创业新动能    2025-09-18     · 城中区举行2025年秋季送新兵欢送仪式    2025-09-16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城中新闻>>正文

城中区:提升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4-06-20 08:30  点击:[]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今年以来,城中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立足“五个中心城市”定位,紧扣扛牢“五个首位责任”,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狠抓落实、担当实干,在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更好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城中区政务服务中心入驻单位11家,进驻事项123项。设立专业综合窗口36个、“跨省通办”综合窗口1个、“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1个,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等制度,推行窗口领导“坐班制”,帮助企业、群众解难题、疏堵点,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按照“一事项一规范”原则,编印办事指南7200余份。严格落实行政许可清单管理,规范行政许可事项118项、行政备案事项108项。依托青海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组织区属各街镇及所辖村(社区)认领、编制和发布便民服务事项1989项,办事指南维护2083项,规范录入办件信息8832条。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设立辅助帮办区、设置“老年人服务岗”,推行延时服务、上门办、就近办、免费办等举措,为办事群众提供全流程暖心优质服务。今年以来,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免费邮寄递送41件、免费打印复印2550人(次)、免费刻制印章518套、免费照相300余人(次),持续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

着力打造开放便利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提质增效。2024年我区招商引资目标任务14亿元,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任务25亿元。落实项目签约18亿元,为年计划的72%。招商引资推介储备项目18个,计划投资额约360亿元。建立联点包保制度建立“党委政府主导+行业推进+工作小组+联络员”服务机制,推行“一人一企”服务。确定帮扶企业934家,进厂入企签到382人次,受理问题98条,办结问题98条,办结率100%。落实入孵企业减免政策。采取减免租金等方式降低企业创业成本费用,累计减免房屋租金19.78万元。申报中小企业发展项目。根据《关于印发2024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要求,协助企业完善项目资料,着力破解影响企业项目申报的难题,做好项目储备、跟踪、申报、管理等工作。截至目前,申报11家,其中数字化赋能项目1家、创新活动开展补贴项目1家、质量、品牌、标准化建设项目1家、服务业务奖补项目7家、融资担保机构降费奖补项目1家。

着力打造宽松平等的市场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业新设立时间缩短为0.5个工作日,个体业务实现即时办结。推行企业开办全流程网办,今年以来市场主体全程电子化办理1975户。全面实施企业、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着力破解创业“退出难”问题。规范涉企收费管理。组织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检查水电气暖企业和转供主体150家(次)、物业389家(次),对违规收费的转供电主体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8份,未发现不执行政府定价等违法行为。知识产权保护。指导市场主体树立品牌意识,注册商标1213枚(其中驰名商标3枚,著名商标7枚,知名商标15枚),申请各类专利356件,核定有效发明156件,每万人有效发明4.73件,核查非正常专利3批(次)共计64项。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开展2024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系列招聘会15场,为14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2105人,开展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22期1559人。落实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降费政策,累计发放失业金2124人次395.52万元。

着力打造融资畅通的金融环境。组织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政银企对接会2次,投入资金104万元举办“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消费促进月活动,成功申报省级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8个629万元,发放云闪付消费券,联合各大商超开展促消费活动90余场,争取到位促消费奖补资金56万元。举办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暨“政税银企”融资对接会,与6家金融机构签订《银税互动战略合作协议》,多家企业同银行现场签订融资意向协议,融资金额达3619万元。

着力打造规范审慎的监管环境。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结合,根据风险等级研判抽查比例和频次。截至目前,在册企业11970户,其中风险类别A型企业3228户,风险类别B型企业7688户,风险类别C型企业624户,风险类别D型企业430户。加强信用体系监管。依托“信用青海”网,严格落实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公开制度。在青海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录入公共信用信息共11万余条,开展宣传活动35次。加强行政自由裁量权基准培训工作。组织开展行政裁量权基准工作专题培训,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熟练运用行政裁量权基准解决执法问题意识。积极探索社会监督路径。通过搭建城中区营商环境监测点、发放营商环境监督联系卡、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选聘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等方式,拓宽政府与市场主体沟通渠道,为全社会关注和支持营商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着力打造依法行政的法治环境。宣传落实《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通过领导带头“深入学”、创新载体“精准宣”、形成合力“有效贯”的方式,切实抓好《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营造“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累计发放宣传资料600份、《条例》500份、现场答疑210余人(次)。积极开展法治宣讲及法治体检。依托线上“领航法治宣讲间”新阵地,宣讲法律知识,用“微视频”演绎“大普法”,营造城中区良好法治环境。截至目前,发布普法视频161条,播放量达10万余(次)。积极上门为3家企业进行法治体检,提供法律服务4次、法律意见和建议2条,出具书面《法治体检报告》1份。打造社会治理多元联合体设立北大街等四个片区“矛盾纠纷调解联络站”,形成公安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有效衔接、良性互动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今年以来,接受公安转办案件67件,调处成功64件。建成区、镇(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派驻值班律师、专职调解员,信访、法院工作人员,实施“一对一”分类调处和“多对一”联合接访服务。

上一条:城中区:开展全城大清洗行动提升城市“颜值” 下一条:城中区:四项举措助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关闭

主办单位: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340 (青ICP备190004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1030005
网站联系电话:6271091  劳动保障维权电话:6163883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城中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8236019  城中区统计违法举报邮箱:czqtjwf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