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新闻2月20日电(潘雨洁 陈宗淇)“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以来,区政协常委会以提案‘含智量’不断提升‘含金量’,以‘含情量’助力发展‘含新量’,提案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20日,西宁市城中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群表示。

图为大会现场。潘雨洁 摄
20日,政协第九届西宁市城中区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周群代表政协第九届西宁市城中区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
周群表示,经审查立案74件提案,包括委员联名提案24件,占32.4%;个人提案44件,占59.5%;专门委员会和界别提案6件,占8.1%。23家承办单位主动沟通、积极办复,提案意见建议得到解决或基本解决的56件,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计划准备解决的11件。
委员们聚焦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提出提案18件;围绕便民服务、养老关怀、“一老一小”等民生热点问题,提出提案13件;围绕加强社会治理、优化城市管理、加快市政建设等方面提出36件提案。

图为西宁市城中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群代表政协第九届西宁市城中区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城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一年来,区政协在提案工作中总结经验,以“提案不在多而在精”为导向,以扎实调查研究为基础,注重选题引导,制定参考目录,前移培育关口,着力构建征题、选题、育题、审题、定题工作链条,鼓励各专委会、民主党派、界别团体委员共同协商,使集体提案撰写从“临时抱佛脚”向“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转变。
区政协严格把关,坚持规范提案征集、提交、立案、交办、督办、评价、运用七个环节,列出每个环节的具体工作、需要改进的方面和必须优化的举措,实现提案工作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的闭环管理运行监督机制。提案由单维度、封闭式的“你提、我交、他办”逐步向“全程协商、多方协商、开放协商”转变。
提案民主评议是提高提案提办质量的有效途径。区政协制定工作细则,组织提案者、承办单位就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质量开展民主互评,创新建立提案公开形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实现提案公开“口头空转”向“落地见效”转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