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7日西宁市疫情发生以来,城中区严格落实全市疫情防控部署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大数据视频监控平台优势,践行“数字抗疫”理念,强化现代科技支撑,不断提高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水平,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助力疫情防控效能明显提升。
——全时段视频图像支撑,跑出疫情防控“加速度”。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区29个社区、32个村核酸采样点进行实时监控,建立“天眼+人防”的疫情防控机制,实时掌握各核酸采样点、重要卡口、重点区域内等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做到对重点区域内发生的情况和问题快速发现、快速指挥、快速处置,保障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能够通过监控视频实时掌握全区每个核酸采样点最新进度,及时调度医疗资源,减少人员聚集,统筹协调全局工作,为疫情防控抢时间、保成效,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人员少流动。
——全网络数据资源共享,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为充分发挥监控平台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进一步织牢织密智能化技术防控网,先后建成二级视频交换共享平台,各镇办、市公安局、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等部门均已接入监控平台并投入使用,可根据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情况,在指挥平台上统一调度,打通平台数据壁垒,实现视频监控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全区域启动常态防范,打赢疫情防控“持久战”。为加强精准科学管控,助力核酸检测及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开展,便于各镇办依靠视频监控平台进行实时巡查,减轻日常防疫巡查压力,根据关于城中区“15分钟”核酸采样圈设置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比对采样点监控覆盖情况,做好便民采样点监控角度调试工作,确保监控画面清晰,便于记录核酸检测点位的筛查情况,通过存储的视频影像迅速定位检测点密接人群,为精准防控提供溯源依据。
文章来源:城中区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