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城中区坚持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齐发力,在全市设立首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作风监督”岗,聚力解决政务服务“办不成事”和“急难愁盼”问题,打通政务服务“中梗阻”,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聚焦问题导向,推动疑难事项“专窗办”。针对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个,将群众来办理的各类办不成事、不满意事和建议投诉等事项纳入“办不成事”窗口统一集中受理,实现群众诉求全流程处理,真正做到让群众办事不空跑、不多跑。根据企业和群众不同办事诉求,第一时间就反馈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合力,按照受理、分类、转办、办结、反馈的工作流程做好后续办理工作,确保“办不成的事”能办成,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
——聚焦目标导向,落实窗口事项“监督办”。盯紧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双提升的目标,针对政务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等问题,设置“作风监督”岗1个,对窗口单位政务服务事项全方位、全过程“贴身”监督,第一时间发现并纠正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行为,倒逼窗口工作人员提高业务能力,提升办事效率。第一现场收集群众对政务服务工作作风建设的意见建议以及开展明察暗访搜集问题线索,通过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问责追责,督促各入驻单位主动作为、优化流程,持续深化作风建设。
——聚焦结果导向,强化反馈事项“高效办”。坚持把反馈问题作为窗口改进工作和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对照短板弱项,着力提升服务能力、精简办事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扎实做好整改,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交办问题处理情况纳入年度党风廉政目标考核,与年度评先评优相挂钩。对重视不够、整改不力且造成恶劣影响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强化监督结果运用,助力政务服务能力提升。
下一步,城中区将进一步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服务模式、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切实解决政务服务的“堵点”“痛点”问题,树牢为民服务意识,打造过硬政务服务队伍,锻造一流工作作风,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全流程暖心高效服务。
文章来源:城中区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