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新形势下,各种信息传播迅速,对党课内容的更新提出新要求,党员素质迅速提高,对党课质量提出新要求。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城中区南川东路街道二机社区党委第三党支部立足支部实际,坚持实处着力、创新求活,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切入点,严格规范党内生活,建立“宅基课堂”,积极营造党内政治生活新常态,使制度不流于形式。
化聚为散,把宣讲课堂搬到宅基。实施“小班化”宣讲,通过“流动课堂”“宅基微视频”“暑期剧场”等形式,吸引党员板凳听学。自聘教师。多元化配置师资,以本土化教师为主,在党员群众中挖掘教育骨干及培训志愿者,使党员人人有机会加入宅基教师队伍,提高参与度。同时辅以辖区单位、非公组织特邀教师,开辟专题讲座课程。自主选课。变“我要大家来听讲”为“大家要我来宣讲”,宣讲内容设计更贴近“宅基”。自愿听讲。党员根据自身工作、生活特点,按照实际需求自愿到宅基宣讲点听讲。
化讲为议,把民主议事平台建到宅基。“宅基课堂”中想议事、能议事、威信高、素质强的老党员、老干部凝聚在一起,深入群众家中走访,群众有问题也可直接联系宅基的党员,宅基党员及时搜集整理民情,结合当前创城、维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重点工作将辖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形成议题推上“宅基课堂”,让党员群众聚在一起议事,起草解决方案,报上级党委确定解决。
化静为动,把联系服务群众的触角伸到宅基。借助“宅基课堂”加强班子成员与党员群众间的互动,深入了解党员群众所思所想,及时了解、解决党员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切实服务于党员群众。同时,该社区党委第三党支部结合城乡党建一体化将“宅基课堂”搬至联点村南酉山村村民家中,延伸“宅基课堂”的内涵,为村民代办保险事宜、垫付保险费用、帮忙讨薪等,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田间炕头将问题、难事解决于无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