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头条新闻: · 城中区:取暖补贴惠及2603户困难家庭    2025-09-24     · 城中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 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    2025-09-22     · 城中区政协召开“深掘生态文旅资源,助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调研协商座谈会    2025-09-18     · 城中区:“三位一体”激活创业新动能    2025-09-18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城中新闻>>正文

城中区新增四个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2019-04-02 08:43  点击:[] 来源:

近日,西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城中区报送的4个项目榜上有名,成功进入市级非遗项目“大家庭”。

此次申报成功的项目分别是:西宁天齐棍、青海尹式宫廷八卦掌、西宁刘酿皮制作技艺、西宁马兴羊肠面(抓面)制作技艺。这些项目在经过城中区文化馆长期挖掘整理后,展现出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价值,得到了西宁市非遗领域专家的认可。

天齐棍和尹式宫廷八卦掌属于传统体育类别,天齐棍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是一个较大的棍术流派体系,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出棍迅猛,招式丰富。尹式宫廷八卦掌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根据《易经》的哲学体系编排拳术,以“硬掌”闻名。刘酿皮制作技艺和马兴羊肠面(抓面)制作技艺均属于传统技艺类,刘酿皮制作技艺源于清朝末年,其制作的地方小吃酿皮拥有独特秘方和制作工艺。马兴羊肠面(抓面)制作技艺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用料考究,工艺严格,在西宁地区的羊肠面制作中具有代表性。

近年来,城中区文体旅游科技局和城中区文化馆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挖掘、整理、保护了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濒危度高的非遗项目,留住了宝贵的民族瑰宝。同时,城中区文化馆还在日常群文活动中融入非遗元素,创作了全市首个非遗剧目《非遗之旅》和体现地方饮食文化的舞台剧《老八盘》,并将曲艺等非遗元素大量运用在日常文艺演出中,促进了非遗项目从“留下来”到“活起来”的积极转变。

上一条:早安排、早落实,中区深入推动创城工作 下一条:城中区严把四个关口 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三定”工作

关闭

主办单位: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340 (青ICP备190004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1030005
网站联系电话:6271091  劳动保障维权电话:6163883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城中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8236019  城中区统计违法举报邮箱:czqtjwf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