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头条新闻: · 城中区:取暖补贴惠及2603户困难家庭    2025-09-24     · 城中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 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    2025-09-22     · 城中区政协召开“深掘生态文旅资源,助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调研协商座谈会    2025-09-18     · 城中区:“三位一体”激活创业新动能    2025-09-18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城中新闻>>正文

城中区实施“六项工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工作

2022-03-21 10:52  点击:[] 来源:

近日,西宁市城中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的重大要求,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党建引领、文化润泽、培根铸魂、绿色发展、融合互嵌、共治共享”六项工程,推动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工作落细落实。

党建引领工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党建带创建,全面落实各级党组织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和书记“一把手”工程,把创建工作纳入党组织议事决策,年内至少专题研究部署2次以上,融入组织建设、党内政治生活、党员教育培训和经济发展、为民服务等各领域全过程。纳入区级大党建绩效目标考核范围和政治巡查、日常督查检查范围。健全完善创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充实工作机构和力量,保障创建工作经费投入,构建起区级、街镇(部门)、农村社区(行业单位)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创建、各级党组织层层推进落实的工作格局。深入推进“石榴籽党支部”“石榴籽驿站”“石榴籽服务站”等平台建设,将创建工作融入日常、融入业务,合力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培根铸魂工程,推动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全区各级党(工)委、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创设“石榴籽小讲堂”;纳入学校思政课内容,在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培训中融入共同体意识教育,充分调动、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组织青少年开展夏令营、冬令营和研学活动,以参观学习、结对交流、联欢联谊等“体验式”“沉浸式”的方式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充分利用社区(农村)、行业单位、楼院小区等各领域活动阵地,打造融学习教育、为民服务、现场教学等为一体的创建工作示范点。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以西路军纪念馆、宏觉寺等红色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情景式、体验式学习教育活动,推出一批常态化、多样化共同体教育实践阵地。

文化润泽工程,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讲好城中区历史文化故事,集成打造“文脉城中”十个一城区文化工程。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单位评选”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蒲公英宣传队”“香水书院”和“城市书房”的文化引领作用,打造传播河湟文化、民俗文化、非遗传承的文化平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活动,用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依托文化街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口袋公园建设、社区(村)阵地建设等契机,开展“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构建行动,积极打造“石榴籽”街区、民族团结文化广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小区楼院等。

绿色发展工程,共促各民族共同富裕

立足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总目标,紧扣建设“产业兴城、文化润城、民生惠城”的中央活力区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抓产业促转型、抓项目扩投资、抓环保优生态、抓服务惠民生、抓建管提品质、抓治理防风险、抓改革激活力等8大重点任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族群众享受高品质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社保低保、住房保障等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惠民政策措施惠及各族群众。扎实推进生态环保、城乡清洁、“三乡工程”、城乡安全、城乡建设、营商环境等治理。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发挥各方资源和力量,推动实施7大类20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让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互嵌融合工程,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坚持“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以“我们的节日+”为依托,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文艺汇演、广场舞比赛、体育竞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心连心”“一家亲”等交流联谊活动。依托“在职党员进社区”“双进双联四服务”和结对帮扶机制,开展“结对子”“认亲戚”等结对互助活动。积极推动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常态化落实混班教学,组织开展和参加各类文艺汇演、校园艺术节、校园运动会、志愿服务等活动。持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共治共享工程,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有效运用法治方式,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进一步健全完善跨地区联动机制,做好流入地、流出地两头对接,建立健全协作共管工作体系。不断加强和规范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以社区为依托,完善流动人口居住管理、权益保障、公共服务功能。依法监督检查针对少数民族的拒住、拒服务等歧视性做法,加强涉清真食品、文化市场的监督检查。扎实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协调处置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矛盾调处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依法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持续整治宗教领域非法宗教活动、私设活动点、乱建滥建、非法学经班等问题,努力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

来源:城中区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上一条:城中区实施“六项工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工作 下一条:城中区召开2022年度安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公共安全、森林防火、消防安全工作会议

关闭

主办单位: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340 (青ICP备190004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1030005
网站联系电话:6271091  劳动保障维权电话:6163883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城中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8236019  城中区统计违法举报邮箱:czqtjwf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