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头条新闻: · 城中区:取暖补贴惠及2603户困难家庭    2025-09-24     · 城中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 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    2025-09-22     · 城中区政协召开“深掘生态文旅资源,助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调研协商座谈会    2025-09-18     · 城中区:“三位一体”激活创业新动能    2025-09-18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城中新闻>>正文

中区:群众的绿色幸福感越来越强

2020-07-27 09:51  点击:[] 来源:

今年以来,城中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区委十六届八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结合区情实际,强化问题导向,持续推进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各领域工作取得实效。

创新建设西宁市城中区绿色发展展示体验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作为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行动指南,贯彻好、落实好、宣传好。城中区创新实施了“西宁市城中区绿色发展展示体验中心”建设项目,体验中心的建成将作为宣传、展示城中区在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中央、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推动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取得的创新思路及重要举措的实践载体,全面提升了公众生态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

西宁市城中区绿色发展展示体验中心位于南川公园(二机桥头处),总面积 260平方米,总投资300余万元,该体验中心分两部分实施。主体建设于2020年6月完成,内部设备建设争取2020年10月完成并投入使用。

持续推进辖区“煤改气”治理工作

为持续改善我区空气质量,进一步减轻市区煤烟尘污染,城中区2020年度将禁煤区天然气管网已覆盖区域内的8家楼院纳入2020年“煤改气”治理计划,通过“煤改气”治理工作的开展,进一步降低燃煤污染,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步提升。目前,已完成251户3蒸吨小煤炉治理任务。

加快推进城中区雨污分流项目

以巩固提升国家文明城市建设成果为契机,优化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全面推进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先后投入资金4037万元,实施雨污分流改造20条道路5430米,目前上滨河路、生产巷、营房巷、法院街、斗行街、教场街、文化街、观门街、兴隆巷等10条道路已完成改造并全线通车。

提升改造城中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

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楼院改造)。对44个城镇老旧小区楼院进行改造,主要建设内容为小区水、电、气、照明、绿化、道路、围墙等基础设施改造。目前16个标段已全部开工建设,正在进行小区管网、道路及景观施工。

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市政配套道路建设)。在完成44个楼院施工同时,配套完成人民街片区人民街、斗行街及北斗宫街三条道路的改造及营房巷人行道铺装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雨污分流改造、整体路面沥青混凝土铺筑、海绵城市建设、人行道铺装及道路标识标线安装等,目前人民街、民主街及营房巷道路已进场施工,人民街中段及北斗宫街道路考虑到交通影响计划二期进行施工。

建设全市首座固废再生资源回收中心

为全力提升垃圾无害化与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产业链,解决辖区垃圾分类后端处置短板,2020年,总投资100万在同安路(马佳肴酒店后方、占地1100平方米)建设城中区“固废再生资源回收中心”,回收中心设7个回收区、1个分拣区、1个宣传展示区和1个有害垃圾临时存放区,配备打包机、粉碎机、叉车等设施,主要针对生活垃圾、废弃电子垃圾、废旧大件垃圾进行分拣。通过对再生资源实行区域打包、回收利用,对有害垃圾分类暂存,减少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等问题的发生,有效提升垃圾分类管理能力和水平。目前,回收中心处于试运行阶段。

开展“花园城市”增绿提质添彩工程

实施“口袋公园”建设。在辖区后营街、新民家园、七一路等6处绿地打造“口袋公园”,实现人在绿中停、绿中行。

开展精品街头绿地建设。优化翠南路、南川东路、南山路等7处街头绿地的种植结构,结合现状,在绿化带内增植造型植物、时令花卉等,打造成富含意境的景观节点。

落实鲜花街区营造。在长青园、昆仑桥十字、南关街、东、西大街、南京路等街道营造花街景观,通过搭配造景,提升景观效果,累计栽植各类时令花卉117.5万株。

提升城区绿化景观效果。利用春季绿化时机,细致排查辖区绿化带缺株断档、虫害及枯死苗木情况,全面开展绿地苗木移栽归拢、土地平整施肥、补植补种等工作,不断提升优化绿地品质,共平整土地2万余平方米、补植各类苗木近13万株。

扎实推进城镇公厕建设

为加快推进“厕所革命”进程,提升公共厕所形象和管理水平,城中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扎实开展公厕的建设及日常管理工作。公厕在建设过程中,增设了第三卫生间,方便行动障碍者使用,并配有环卫工人休息室,公厕内配置了感应水龙头、烘干器、智能取纸机等。新建海山桥公厕中选用洗手池污水循环利用系统,能回收洗手池污水用于冲洗蹲便器。新建园丁路与同安路交叉口公厕选用光伏系统,保障公厕的正常用电又能节约资源。目前,城南人民广场公厕、城南会展中心门口公厕、五一桥公厕等6座改扩建的公厕已全面投入使用。大新街公厕、园丁路十字公厕、城南苗圃公厕等3座新建公厕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沈家寨新村公厕、红星二巷公厕、海山桥公厕等3座新建公厕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运行工作,预计近期投入使用。12座颜值高、配置高的新建、改扩建公厕陆续向市民开放,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的公厕让市民如厕更舒心。

今年,将继续采用新型环保、节能材料和节水型技术,在城区新建(改扩建)公厕18座,使城区公厕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外形更加美观。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重点推动绿色农业产业发展

打造特色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总寨塬高原型现代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完成“总寨塬”绿色蔬菜商标注册,积极争取省、市设施农业发展资金150万元,完成总寨塬设施温室保温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以总寨塬、泉尔湾塬设施农业园区为依托,编制《城中区果蔬(休闲)产业园建设规划》,新建连栋智能温室2栋15196.8㎡、日光节能温室25栋3.5万㎡。

打造泉尔湾塬设施休闲农业基地。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390万元,完成泉尔湾塬蔬菜保鲜库1栋及园区电网增容和排水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园区自然景观和现代科技设施农业等资源,形成集“自然、生产、休闲、科技、娱乐、教育”于一体的现代科技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园区。

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依托已建成的总寨塬农业示范园区和泉尔湾塬现代农业科技精品示范园区项目,打造以种植、采摘为主体的休闲采摘园,初步形成农业种植、养殖、休闲观光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周边约800户1600名农村人口就地就业。按照“养殖业出川上山”的要求,总投资1500万元,流转农户土地30亩,新建上野牛沟肉牛养殖基地一处,建设牲畜暖棚10栋6000㎡及附属配套设施。

上一条:西宁市城中区:巡察纳入“一体化”监督质效“一盘棋” 下一条:城中区委宣传部:盛会为媒引商来

关闭

主办单位: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340 (青ICP备190004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1030005
网站联系电话:6271091  劳动保障维权电话:6163883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城中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8236019  城中区统计违法举报邮箱:czqtjwf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