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城中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以对未来负责、对人民的福祉负责的历史担当,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加大城市精细度治理,加快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建设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城市环境的需求,努力实现让群众生活更舒适、更便利的目标。
城市更新改造有序推进。稳步推进路桥片区等4个重点征收项目,及时组织成立专项网格组,完成征收任务8000平方米。投资3.3亿元对74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已开工建设46个。南关街、前营街等3条道路海绵城市项目建成并通车。采取“N+海绵”改造模式,实施源头改造、基础设施景观提升、雨污分流改造等项目,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实施中带来的噪音、扬尘、积水和交通拥堵问题,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城市隐患治理有条不紊。扎实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强化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质量监督,及时整改道路安全隐患214处,修复道路6.3万平方米,更换设施103处。延伸开展9937栋既有房屋及14797户城乡自建房隐患排查,整治安全隐患500余处,责令停业经营性自建房24户。纵深推进强化物业服务三年行动,下大力气整治物业不作为、公共收益收支不透明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大力推行农村住房保险机制,参保农户3463户。
城区治理效能巩固提升。巩固提升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新增公共临时停车泊位共6处310个。深入推进高原“洁净”城市三年行动,坚持推行“街长制”,督导落实“门前六包”责任制,修复公益广告、围挡1.7万平方米,推进8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升级改造分类投放点(站),配置分类亭、分类桶等设施16组,打造干净整洁宜居城市环境。持续推进绿化美化彩化行动,修剪各类树木2万余株,维护绿地17万平方米,种植时令花卉、苗木190万株,提升改造重点部位景观成效。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开展“创建日”“农村人居环境千人整治”活动,攻坚治理私搭乱建、残垣断壁、棚屋栏舍481处,清运垃圾600余吨。建立健全农村户厕“一户一档”机制,摸排户厕2569座,303座问题厕所正在有序整改。加大沟渠卫生整治力度,清理农田灌溉渠19公里、放水管线23公里、蓄水池管线35公里,有效解决农业园区灌溉用水及村民浇灌问题。
下一步,城中区将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路径,以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要抓手,优化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格局,以长远的眼光推进城乡建设工作,在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城市形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