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城中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在党的十九大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光辉照耀下,积极巩固创建成果,制定新时代创建工作的新思路。在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上下功夫,以“圆好团结梦,追寻发展梦,实现中国梦”为根本任务,积极总结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经验,开展 “三有”“三抓”“三做”活动,“解决三个问题”,不断巩固提升先进区创建成果,促进城中区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进入常态化。
“三有”:有人办事,有钱干事,有场所做事。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该区成立了领导小组,划拨了资金,做到了机构资金双落实,为成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先进区创建成功后,该区经费按照实际需要依然保障到位,明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主要责任人、主管领导、直接责任人,形成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做事的良好局面。
“三抓”:抓宣传氛围、抓创建活动、抓典型选树。该区上下继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提高民族团结进步知晓率。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为主阵地、主渠道,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细胞工程”为基础,坚持“到人管用有效”原则,注重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充分利用各宣讲团、宣讲队和各类媒介,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创新活化活动载体,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覆盖率。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持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月、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学习教育等活动,大力推进 “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大力推广先进区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和谐寺观教堂”“五星级文明户”等创新经验;以就业创业、现代文化引领、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载体和平台,与民生、脱贫攻坚、就业等相结合,开展各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深入挖掘民族团结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各民族互尊互敬、互信互爱、互帮互助、互学互励的风气。
“三做”:做好计划、做好督查、做好考核。2018年该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领导小组及时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并强化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日常督查工作,严格落实区创建领导小组半年一督查、半年一总结,每半年都有督查重点内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项绩效常态化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制定出常态化管理运行机制,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区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将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对创建成效下滑的已挂牌达标单位严格摘牌追责。
“解决三个问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解决全面推进问题、解决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认识,克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错误认识和松懈麻痹思想,确保民族团结的宣传氛围不滑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开展不停步;打造“以点带面”的示范点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示范点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城中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达标单位测评指标,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推开;积极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为落脚点,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各族干部群众走动互动,积极构建“嵌入式”学习、生产、活动、居住格局,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为民服务的窗口,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平台,各民族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凝聚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