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城中区围绕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先导区,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率先,有序推进生态治理与修复,不断优化主体功能、空间布局,增强绿色发展承载力。
“高原绿”不断提升。投资2878万元完成2017年度南北山三期绿化工程,栽植各类绿化苗木8571亩95万余株。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完成39258亩林地养护管理工作。投资333.66万元完成西宁地区南北山三期绿化工程城中区2016年度灌溉设施建设项目(城南东山引水工程)。投资204万元实施吊沟、杜家沟小流域生态治理项目,共栽植苗木5.5万株(墩)。投资1450万元完成城区花街摆放、景墙制作、补植补种、景观提升改造等工程,实施交通道路沿线绿化景观提升工作,加大西久路、南川东路、滨河南路等路段沿线绿地环境整治力度,栽植、补植各类乔、灌木40.5万株(墩)。
“西宁蓝”不断巩固。深化“治本”措施,扎实推进建筑工地、道路扬尘、小微企业、燃煤锅炉改造、餐饮煤(油)烟等污染治理。严格按照“五个100%”要求对全区建筑工地进行实地检查,继续实行渣土外运全程监控和执法巡查,查处违规拉运358起、暂扣车辆76辆。进一步增加机械化作业频次,不断加大洒水、喷雾降尘力度。完成“煤改气”治理项目4.29蒸吨。持续发挥网格化环境监管作用,开展重污染天气扬尘污染应急管控工作,前三季度空气优良率达80%以上。
“河湖清”不断深化。全面推行河长制,实现区级、镇(街道)级、村(社区)级河道河长制全覆盖,加大河道沟渠管控力度,建立巡查台账,对南川河、湟水河流域河面垃圾、漂浮物加大打捞力度,封堵和改造18个排污口。基本完成水磨村182厂旁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投资150.58万元实施石坡街、生产巷道路雨污分流改造。扎实做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终期评估,编制完成《湟水流域城中段六一桥、五一桥断面水体达标方案》,确保水质工程和“清水入城”取得实效。实施杜家沟流域(泉尔湾村段)截污纳管工程,投资170万元实施王家山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关停吊山沟建筑垃圾消纳场。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推进土地整理和有序流转,确保35265亩耕地不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