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顾名思义,夜幕下的集市。它一头连着广大低收入群体的生计,一头连着百姓的幸福生活,是一个城市人居环境、城市活力、经济繁荣程度的晴雨表,也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
华灯初上,广大民众和四海宾客不约而同走出家门和宾馆,在喧嚣热闹的夜市中观夜景、品美食、赏文创、感传承,共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共同感受现代化新中国的幸福美好生活。
如何让一个城市烟火气不“呛人”,让夜市成为增加就业、提升城市形象,打造经济新业态,满足经济多元化需求的“城市展厅”和对外宣传名片,城中区城市管理局以做好夜市日常管理工作为切口,聚焦管理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制定“九项措施”强化夜市管理,让城市管理更加规范,城市“烟火气”更加浓厚,城市旅游环境更加“热火”,以“小切口”推动我市旅游中心城市“大发展”,以“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安安全全”城市环境,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巡查检查
从夜市管理主体单位、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成立夜市巡查管理专班,对夜市进行不间断巡查检查,重点检查市容环境卫生、夜市秩序、商家服务质量和公平交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加强设施管理
对夜市的所有垃圾容器进行清洗擦拭,确保垃圾收集容器干净整洁,功能完好。在夜市及周边区域增设大容量垃圾桶,每个摊位按照“一桌一桶”要求设置桌边垃圾桶,确保“垃圾不落地”,实现即满即清。


加强清扫保洁
督促商家履行“门前六包”责任,增加夜市保洁人员,加强夜市的清扫保洁力度和路面油污清洗频率,确保夜市环境卫生常清常洁。


加强垃圾收运
督促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收运单位加大垃圾收运力度和频次,生活垃圾收运时间提前至每日早6点前完成,增加夜间12点后的垃圾清运,实现每天至少2次生活垃圾收运,确保垃圾随产随清、及时清运。


加强公厕管理
加强夜市周边公厕管理,实施夜市直管公厕24小时开放,在夜市主要路口醒目位置增设公厕导向牌,为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入厕提供舒适的入厕环境。


规范占道经营
采取疏堵结合、划设外摆经营线,制定商户分时、分区域规范经营管理制度等措施,对夜市及周边占用道路和人行道经营行为进行规范,确保行人、车辆通行畅通,消防通道安全。


加强“九小场所”管理
常态化对夜市“九小场所”规范用火、用电、用气情况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消防设施设置情况等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隐患立行立改,重大问题明确整改时限,专人跟进动态性督促、验收把关,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


加大宣传引导
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夜市党组织作用,通过定期召开商户会议,制定完善夜市管理措施,加大对夜市管理(服务)制度、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提升夜市的知名度。


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商家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要求商家和管理人员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文明用语,热情服务,公平交易,为广大市民和来宁宾客提供温馨、优质的旅游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