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非诉讼纠纷问题解决实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区域内劳动人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迈上新台阶,近日,西宁市城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南川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事务管理局联合举行劳动人事争议“巡回仲裁庭”揭牌仪式,双方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及园区企业代表等30余人齐聚现场,共同开启矛盾解纷新篇章。


整合资源化纠止争“一股绳”联动
设立“巡回仲裁庭”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模式,将着力打造“调裁衔接”全链条服务体系,开通集立案登记、文书送达、庭审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通道”;搭建企业法治教育实践平台,通过典型案例公开审理增强法治宣教实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一调裁法律适用标准,构建争议风险预警机制;针对群体性纠纷苗头及时启动联合研判。推动基层调解组织调解先行,巡回庭对调解协议审查确认,不断提升处置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效能,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暖心为民劳动争议“一站式”调处
揭牌仪式后,巡回仲裁庭开庭审理一起庭前调解失败劳动争议案件。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在仲裁员引导下,围绕事实理由、证据认定、争议焦点等事项依法有序进行。庭审结束后,仲裁员重点剖析双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引导企业和劳动者进行现场调解,经过努力,最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完美化解此次矛盾纠纷。这种“流动式”解纷服务突破空间限制,高效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理念,主动上门为园区企业和职工提供便捷法律法规咨询、劳动纠纷调处服务,使园区企业代表和劳动者现场感受“家门口仲裁”的便捷高效,申请人欣慰地说:“立案申请、调解开庭等流程比我预想的要快很多。而且,原先以为要到区人社局去开庭,没想到巡回仲裁庭就地开庭,真的节省了我很多时间。”
诉调对接精准普法“一堂课”浸润
“巡回仲裁庭不仅开进园区,还组织庭审观摩,让我们现场感受庭审全过程,对于企业管理中劳动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很大。”某企业代表这样说。通过巡回仲裁庭下沉至工业园区企业聚集地,以“巡回庭审+靶向释法”双向驱动,组织企业代表“零距离”观摩举证质证、辩论调解全流程,将真实案件转化为沉浸式法治课堂,以“一案一析”方式直击用工管理痛点,引导企业从源头规范劳动合同签订、薪酬发放、社保缴纳等环节。同时,依托“庭审+宣讲”复合模式,结合案件争议焦点,围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开展订单式普法,推动法律知识从“单向输出”向“双向浸润”升级,为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源头活水。
固本强基提质增效“一盘棋”推进
为夯实仲裁服务根基,在案件办理中,坚持灵活、快捷、便民原则,做到即接即办、即来即调,以“背对背”分析利弊,“面对面”解决问题的模式,加快劳动争议实质性化解。不定期举办仲裁员、调解员、书记员培训班,以练促学、以比促干,切实提升劳动争议化解效能。同时开展动态跟踪回访,稳固矛盾纠纷化解成效,积极履行追损挽损群腐治理工作,开展“调解+督促履行模式”,实现案件调解做“加法”,办理流程做“减法”。案件回访时,认真听取群众对劳动仲裁畅通诉求渠道、解决矛盾纠纷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人员去向,避免当事人情绪转化、升级,推动调解成效,巩固提升。
下一步,中区人社局将认真贯彻好协同共治理念,在共商共治共建中聚合力,整合资源优势、发挥专业特长、协同推进、有机衔接,充分释放多元解纷效应,于实招实干实为中见实效,促进劳动纠纷化解“降本增效”,打造劳动纠纷多元化解的“中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