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饮马街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积极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新路径,通过创新构建“融新共治”治理模式,将新就业群体有效融入基层治理活动,为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党建引领聚合力,机制创新添动能。3月3日,文化街社区聘用的“流动网格员”——外卖配送员鄢金龙途经东大街22号院时,数条从高层垂落的电动车充电线引起他的警觉,他迅速用手机多角度拍摄现场,将情况反映给文化街社区的工作人员。10分钟后,文化街社区网格员便抵达现场,对涉事居民开展安全劝导,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这场高效联动的背后,是文化街社区自2023年与顺丰同城建立的党建联建机制在持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举办“以心暖新·凝新聚力”聘任仪式,鄢金龙等20名骑手加入了“流动网格员”的行列,依托外卖骑手流动性强,配送范围广的工作特性,构建起“移动巡查网”,通过“随手拍”发现基层治理的死角和盲区,争当社情民意“信息员”、基层治理“监督员”、文明风尚的“传递员”。如今在文化街社区,穿行而过的骑手不仅是美食传递者,更成为基层治理体系中流动的“神经末梢”,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使文明新风随订单入户。
服务暖心筑港湾,赋能增效强根基。上滨河路社区构建“服务+赋能”双驱动体系,既注重对新业态群体的关心关爱,又着力提升其参与治理能力。通过联合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开展慰问活动,建成配备休息座椅、充电设备、应急药箱的“骑手驿站”,切实解决饮水就餐、临时休憩等实际问题。同步开展“技能提升工程”,组织外卖骑手参与垃圾分类实操培训、应急救护演练、防诈骗知识讲堂,将日常“走家串户”转化为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反诈APP推广的移动阵地。上滨河路社区党委书记 洪娟表示:“我们通过微服务传递大温暖,让骑手们在获得归属感的同时,也成为社区治理的同盟军。”
双向奔赴谋发展,多元共治绘新篇。街道结合辖区实际,创新探索新就业群体“服务对象—治理力量”的角色转化路径,推动新业态群体深度融入城市治理体系。通过《新就业群体积分奖励办法》,将安全隐患排查、文明行为劝导等治理行为纳入积分兑换体系,激发参与积极性,并借此契机动员辖区快递外卖人员完成“创文宣传员”“消防安全员”等角色转型,鼓励新就业群体积极上报治理问题,推动事件解决率不断提升。这种“治理参与—服务反哺”的双向循环模式,不仅延伸了基层治理触角,更培育起新就业群体的城市主人翁意识,实现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的华丽转身,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通过构建“服务-赋能-共建”的治理闭环,新业态群体从城市发展的“旁观者”蜕变为基层治理的“合伙人”,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书写着“小人物”的“大担当”。下一步,饮马街街道将持续深化“融新共治”模式,以更精准的服务凝聚人心,以更开放的机制激发活力,在党组织与新就业群体的“双向奔赴”中,共同擘画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图景,为新时代城市治理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