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街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专项活动为载体,通过常态化走访、精准化服务、多元化共治,有效破解了一批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良性互动,切实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一、聚焦民生痛点,基础设施更新提质增效
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将居民诉求作为首要工作信号。针对辖区楼院反映集中的健身设施缺失问题,主动对接上级职能部门,积极争取资源与支持,成功推动首批15组健身器材在两个楼院落地,打造了居民“家门口的健身圈”。同时,精准运用民生项目资金,对屋面漏水、高大树木遮阴等共性隐患开展系统性排查与分类处置,累计为8个楼院解决10余项生活难题,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回应了居民关切。
二、汇聚党建合力,协同共治破解治理难题
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作用,依托“近邻党建”工作机制,有效链接“需求清单”与“资源清单”。针对“南关街53号院居民反映小区通道内废弃电线杆长期阻碍出行的问题”,社区党组织迅速响应,联动党建联盟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海支行,高效完成线杆拔除工作,疏通了居民出行的“堵点”,彰显了区域化党建在解决微实事上的速度与效能。近日,北斗宫街6号院居民反映卧室墙面因渗水严重受损,但因无法联系到渗水住户,遂向社区寻求帮助。社区网格员接诉即办,经实地勘察并联动隔壁单元住户及专业人员,精准定位渗水根源为隔壁住户厕所墙面未做防水。社区网格长随即组织调解,依据事实与法规促成责任方承诺维修受损墙面并重做自家防水,受损居民对解决方案表示满意,邻里纠纷得以圆满化解,有效维护了社区和谐。
三、强化应急响应,贴心守护居民生命健康
街道将日常走访与安全守护紧密结合,工作人员在入户过程中保持高度责任感,不仅关注居民的生活需求,还时刻留意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现涉及居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近日,南关街社区计生专干在走访特殊家庭吕洪春老人时,多次敲门无应答、电话联系无果,持续耐心敲门近十分钟后房门开启,发现老人面色苍白、无法言语且需搀扶站立,情况紧急,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程陪同送医并协助办理手续,为老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后续,针对老人证件缺失影响医疗报销的难题,街道联动中国农业银行南大街支行、人民街派出所开通绿色通道,加急补办相关证件,确保了治疗过程的连续性,体现了人文关怀与责任担当。
下一步,人民街街道将持续优化“走千家入万户”走访频次与方式,聚焦居民新需求,动态更新“民生需求清单”,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进一步扩大幸福党建联盟覆盖面,推动更多联盟单位参与“民生微项目”,形成“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的治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