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香格里拉社区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行“一推五带四结合”民族团结工作法,推动“五籽聚力”建设,以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五个互嵌为重点,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互嵌式社区环境。香格里拉社区先后被评为“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西宁市社区石榴籽家园”“西宁市创建民族团结进行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社区党委书记被推荐为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聚焦空间互嵌共享,争做广泛“三交”的“推动者”。香格里拉社区党委坚持把各民族在居住空间上互嵌作为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基础前提,持续优化融居条件,积极打造社区“石榴籽家园”活动阵地,建成“石榴籽”小讲堂、“石榴籽”议事厅,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互嵌式功能,打造各民族融居的社区环境,构建各族群众“共住一座城、共建一个家”的互嵌式居住格局。深化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建设,小区内民族团结宝鼎庄严肃穆,大石榴雕塑寓意鲜明,这些标志性元素不仅是小区的景观符号,更彰显着社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用心与匠心。
聚焦文化互嵌共融,争做深化“三交”的“赋能者”。社区党委携手辖区各党建联盟单位,依托“我们的节日”“十进”创建工作,组织开展节日文化展示、民族歌舞表演等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开设主题宣讲、非遗制作等课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营造文明祥和、团圆和谐的节日氛围,今年以来,共举办“我们的节日”“小手拉大手”等各类文化交流活动20余次,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让社区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融交流的活力平台。聚焦经济互嵌共赢,争做促进“三交”的“联结者”。为切实拓宽辖区各族群众增收渠道,社区党委精准锚定经济互嵌的核心目标,充分依托香格里拉商业中心的区位与资源优势,构建起“社区+商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针对商户发展需求,社区常态化组织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创业指导培训2次,定期举办“家门口的招聘会”,为各族群众搭建便捷就业桥梁,让经济发展成为促进各民族深度交融的“黏合剂”,在互利共赢中凝聚起民族团结的强大合力。
聚焦社会互嵌共建,争做推动“三交”的“融合者”。社区党委推行“网格+民族团结”工作机制,深入小区调研,以清单式管理掌握各族群众需求,带领社区“两委”与各族群众紧密合作,积极开展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综治维稳、帮扶救助等志愿服务83次。通过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全科网格”等有效机制,解决了居民智能电表安装、停车棚建设、房顶防水修缮等一系列“急难愁盼”问题220件,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聚焦心理互嵌共情,争做夯实“三交”的“暖心者”。香格里拉社区党委坚持把“让群众满意”作为服务居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红袖标(党员)志愿服务队、螺丝钉志愿服务队等志愿队伍,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就业指导、医疗卫生等志愿服务80次,为辖区失能、空巢、贫困老人提供上门义诊、上门慰问、帮买帮办238次,通过聊天开导、上门慰问等“暖心微服务”,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带动服务居民水平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暖心”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