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服务需求多元、治理难度大等社区治理现实挑战,南川东路街道党工委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贯穿基层治理全程的“金钥匙”,系统推进组织覆盖、服务下沉、协同治理三项举措,探索出一条从“小区里”建强组织、“楼院里”延伸服务到“家门口”汇聚合力的精细化治理路径,持续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织密“小区里”组织网络,贯通红色组织体系。街道党工委坚持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重要基础,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三级组织架构,全面畅通党的组织经脉。按照“楼院单建强化核心、网格联建补齐短板”的思路,在瑞驰、兴旺、二机、龙泰4个社区组建32个楼院党支部和网格党支部,实现了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双提升。同时,将二机社区“党群议事屋”、瑞驰社区“小马扎议事会”等平台,打造为集议事、服务、活动于一体的红色阵地,强化政治功能,推动阵地从“单一管理”向“多元服务”升级,使其真正成为收集民情的前哨站、凝聚人心的红色家园。
延伸“楼院里”红色服务,精准回应群众关切。街道党工委聚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全面推行“党员先锋365行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组织300余名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深度参与楼院卫生、矛盾调解、独居老人关怀等日常服务,织密一线服务的“红色毛细血管”。同步健全“线上+线下”双轨采集机制,借助网格微信群实时征集、党员志愿者常态走访,构建“发现—收集—办理—反馈”闭环体系,今年以来累计办理民生事项200余件。推动议事平台进一步下沉至楼道,依托“楼院党建‘家’”等红色载体,在二机、龙泰等社区成功破解管道改造、停车管理等127件关键小事,切实激活基层治理“微循环”,让红色服务脉络真正贯通民生末梢。
汇聚“家门口”多元力量,提升协同治理效能。街道党工委着力构建“一核多元、协同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持续深化党建联席会议机制。今年新吸纳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7家成员单位加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全面推行“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管理模式,累计协商解决公共设施维护等治理难题10余项。健全完善“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响应机制,针对社区层面难以独立处置的复杂问题,统筹协调住建、城管等区级职能部门资源下沉、联动攻坚。在二机社区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依托该机制推动解决屋顶漏水、管道堵塞、墙面破损等9类历史遗留问题,切实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构建起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红色治理共同体。
下一步,南川东路街道党工委将继续深化“党建+社区治理”模式,在精细化服务、智能化支撑、社会化参与等方面持续探索,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服务优势,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持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