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头条新闻: · 城中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 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    2025-09-22     · 城中区政协召开“深掘生态文旅资源,助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调研协商座谈会    2025-09-18     · 城中区:“三位一体”激活创业新动能    2025-09-18     · 城中区举行2025年秋季送新兵欢送仪式    2025-09-16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镇办动态>>正文

“党建+”模式助力城中村党建工作社区化管理试点

2018-10-31 09:20  点击:[] 来源:

今年以来,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党工委在辖区贾小村党支部试点推进城中村党建工作社区化管理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将之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不断强化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科学化发展、常态化落实,进一步推动城中村党建工作社区化管理试点工作向各村延伸。

“党建+阵地建设”,打造村级“政治中心”。一是该街道党工委以贾小新村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村级办公场所经费50万元,为贾小村打造200平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个,并对所有部室进行了规范化布置,配齐党建资料档案柜8个,建全了各类记录本、台账等,为村干部办公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村内重大事项必须按照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程序进行,并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全程参与,保障了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是依托村“三务”公开栏,对发展党员、道路硬化、低保申报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村务处理结果以及财务收支等内容,及时公示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监督,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

“党建+网格管理”,设立农村“党员中心户”。一是村党支部按照“居住相邻、从业相近、易于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采取民主推荐、支部提名、组织考察、公示监督等程序,设立了3户“党员中心户”,把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二是每个党员中心户联系6-7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4-5户群众,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每户群众都有党员联系,每名党员都有党员中心户联系,实现村党建工作全覆盖。目前,全村3户党员中心户,联系党员22人,联系群众123户、组织学习21次,培训党员群众220人次、征求各类意见建议11条、调解矛盾纠纷5起。

“党建+党性锻炼”,打造农村“党员之家”。一是依托“新时代讲习所”,加强党性教育。以“三会一课”、专题教育、集中学习、观看远程教育等形式,对基层党建、政策法规、科普科技、乡村振兴等方面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推动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增强致富带富能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积极开展“支部主题党日”“一名党员一面旗”“党员服务承诺”、党员联系群众、民主评议党员等多种活动,创新和完善锻炼党性、提高党性的体制机制。截至目前,组织党员集中学习10次,撰写学习体会36篇,开展各类活动14场,服务广大群众310余人次,党员素质普遍提高,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明显增强。

“党建+道德文化”,打造村民“精神家园”。一是建立“道德大讲堂”。依托“乡贤亭”,广泛开展“好民风、好家风、好家训”教育活动,评选出“五星级文明户”20户,传递了“讲文明、重品行、促和谐”正能量。二是在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周边,修建了300平米的健身活动广场,配置了10组健身路径,篮球场、乒乓球桌等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并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文娱活动,寓教于乐,形成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提升了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党建+效能服务”,打造党群“连心桥梁”。一是建设村级便民服务站。开设了基层党建、社会保障、计生服务、综治维稳、文体卫生等多个窗口,制定了服务指南,健全了为民代办制度,并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扶贫帮困、政策咨询等内容全部纳入服务范围,更加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二是落实坐班制度。按照“谁受理、谁处置、谁反馈”的原则,村干部建立值班记录台账和坐班日志,详细准确记录群众诉求和工作情况,做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今年以来,已接待群众500余人次,为村民代办服务206件,调处矛盾纠纷7起,受到广大群众普遍好评。

上一条:发扬艺术之光 传承技能风采 下一条:“幸福党建”联盟“联”出真情送上爱心

关闭

主办单位: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340 (青ICP备190004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1030005
网站联系电话:6271091  劳动保障维权电话:6163883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城中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8236019  城中区统计违法举报邮箱:czqtjwf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