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仍然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全区上下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扎实推进“四个转变”,继续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区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初步核算并经市统计局核定,201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236739万元,增长10.7%。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044万元,增长4.7%,贡献率为0.2%,拉动经济增长0.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79813万元,增长17.8%,贡献率为55.67%,拉动经济增长5.9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45882万元,增长7.2%,贡献率为44.13%,拉动经济增长4.7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7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0.47:32.76:66.77调整为0.49:25.92:73.5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提高6.82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17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472.75万元,增长4.49%,其中:农业实现增加值5432.68万元,增长83.75%;林业实现增加值831.37万元,增长5.62%;牧业实现增加值4779.7万元,下降30.21%;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29万元,增长0.0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377亩,全年粮食总产1345吨。全年生猪出栏9700头,羊出栏7200只,家禽出栏35000只。年末生猪存栏3400头,羊存栏8300只,家禽存栏25500只。
通过继续调优农业结构,进一步在打造设施农业基地上下功夫,着力发展总寨塬和泉尔湾塬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果蔬(休闲)产业园建设项目。两大园区年产蔬菜1.5万余吨,8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运营平稳,完成了蔬菜保鲜库建设项目,实施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绩效奖励建设项目,引进高效栽培技术及生姜、马铃薯新品种,“产供销一条龙”经营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居民“菜篮子”供应得到保障。
三、工业、建筑业
继续了往年的发展态势,园区工业不断发展壮大,以藏毯、绒纺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以锂电、光电为核心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容,工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8.22亿元,同比增长19.2%。充分落实中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发挥扶持基金作用,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向优质高产方向转变。继续实施民营经济新一轮市场主体发展倍增计划,完成市场主体累计数值25591户,全年新增小微企业1386户。
2017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97975万元,增长12%,拉动经济增长1.93个百分点。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3255万元,下降10.6%;建筑房屋施工面积541147平方米,增长29.3%;实行投标承包面积56548平方米,下降82.3%。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8508万元,增长16.5%,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20312万元,增长46.09%。
2017年房地产开发中商品房屋施工面积47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5%。房屋新开工面积1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8%。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4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5.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7%.商品房销售额104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住宅销售额63亿元,同比增长96.9%;商品房待售面积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6%。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91亿元,增长314%。
五、财政
2017年城中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468万元,同口径增长23.4%,其中:国税部门收入21837万元;地税部门收入24825万元;财政部门收入4806万元。
2017年城中区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2510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260万元,同比增长39.4%;公共安全支出2393万元,同比增长233.8%;教育支出24209万元,同比下降9.2%;科学技术支出178万元,同比下降82.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15万元,同比增长0.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429万元,同比下降2.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2687万元,同比增长19.4%;城乡社区支出11909万元,同比下降15.3%;农林水支出7397万元,同比下降34.4%;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63万元,同比增长243.5%;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215万元,同比增长80.8%;住房保障支出11687万元,同比下降68%。
六、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45882万元,增长7.2%,贡献率为44.13%,拉动经济增长4.72个百分点。
一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速在各行业占第二位,实现增加值109808万元,增长8.9%,较上年增速增加2.7个百分点。
二是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27603万元,增长7.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较大,拉动作用有所减弱。
三是其他服务业发展加快,增速列各行业第一位,实现增加值659552万元,增长11.1%,较上年增速增加1个百分点。
七、国内贸易
2017年,城中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5343万元,同比增长9.1%。全年受国内消费需求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城中区消费品市场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增速有所减缓,但仍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
在限额以上单位统计的15类销售商品大类中,有4类增速下降。从销售额所占比重前六位的商品大类来看:汽车类销售增长12.4%,比上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服装、鞋帽和针纺织品类销售增长7.7%,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增长3.5%,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增长7.3%,比上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化妆品类销售增长28.7%,比上年同期提高22.9个百分点;日用品类销售下降0.9%,比上年同期增长0.6个百分点。
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达236871.0万元,同比增长12.4%,全年占据我区限额以上零售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地位,同去年同期相比,由于一季度西宁龙腾雷克萨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纳入限上一套表联网直报,有力的支撑了我区限上汽车行业的平稳较快发展。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销售额达185341.4万元,同比增长7.7%,继续保持着稳步增长。粮油、食品、饮料及烟酒类食品销售额实现96863.8万元,同比增长3.5%,和上年增幅相比有所回落。由于西宁昌茂医药有限公司企业注销,受上年基数影响,导致中西药品类下降20.8%。
八、人口、民生和社会保障
2017年末全区常住总人口31.72万人,增长1.2%。其中:城镇人口30.99万人、增长2.5%;乡村人口0.73万人,增长-33%。出生人口2717人,增长12.5%,死亡人口1355人,增长7.4%。自然增长人口136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3‰。2017年末民族人口总计31.72万人,其中:汉族27.76万人、藏族1.25万人、回族1.5万人、土族0.29万、撒拉族0.09万人、蒙古族0.17万人、其他0.66万人。2017年末,全区户籍人口 24.68万人。
2017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29元,同比增长9.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03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31元,增长8.3%。城乡收入比由上年的 2.06:1调整为2.07:1。政府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着力促进中低收入职工收入提高,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居民收入保持稳步增长。
社会保障持续推进。全面完成全民参保登记入户调查。受理并办结农民工投诉案件99起,清欠率达100%。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卡14.45万张、各类救助资金90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653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63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城镇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4916套,棚户区综合整治改造入住7045套、完成率169%,为中低收入家庭分配公共租赁住房515套。在全市率先完成28个社区、32个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为全区28169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全面完成疾控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全年未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