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辖区企业:
3月4日,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加之3月份气候回暖,正值企业复工复产高峰期、学校开复学的集中期、森林重点防火期,各类安全风险隐患交织叠加。为深刻吸取近期各类安全事故教训,切实做好各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确保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营造良好安全环境,现就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提示如下:
一、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分析研判到位
各村(社区)要从维护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强化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把加强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成绩每天归零”的危机感、紧迫感,认真研判当前安全形势,全面排查、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加大隐患整改力度,确保“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绷紧思想之弦,确保思想认识到位
2024年,全国已发生4起重特大事故,1起特大地质灾害,教训极其深刻,代价极为惨痛。1月12日,河南省平顶山市天安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二矿发生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6人遇难。1月19日,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英才学校一宿舍发生火灾,造成13名学生遇难,1人受伤。1月22日,云南昭通发生一起山体滑坡灾害,造成44人遇难。1月24日,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一临街店铺发生火灾,造成39人遇难、9人受伤。2月23日,江苏省南京市发生一起高层火灾事故,造成15人遇难,44人受伤。各村(社区)、辖区企业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警示教育,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坚决守好安全生产的每一道防线,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坚决避免因责任落实不到位而导致亡人事件发生。
三、强化重点监管,确保安全管理到位
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消防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企业、重点人员、重点作业和重点环节等,建立全国“两会”期间重点管理清单,明确管控措施、管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重点抓好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道路运输、城镇燃气、建筑施工、校园、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加强指导整改,对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要进行严格监管,对存在重大隐患拒不排除的,严肃追究责任;要深刻汲取近期火灾事故教训,突出抓好“三类场所”和高层居民楼火灾隐患排查工作,集中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违规停放、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要突出预防为主,严格管控野外火源,深化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野外违规用火,确保防火教育到户到人,切实筑牢火灾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要持续抓好防震减灾和极端天气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持续会商研判,加强协调联动,针对重点地区、重点对象、薄弱环节开展隐患排查,加强巡查检查和督促指导,确保排查整改落实到位。
四、强化复工复产,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提高思想认识,保持高度警惕,充分认清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三管三必须”工作要求,对当前复产复工工作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督促指导本辖区、本行业每一家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严把复工复产安全条件关,确保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实现安全生产“开门”稳。各企业要强化复工复产管理,制定复工复产方案,认真开展复工复产前的检查,确保风险研判辨识、风险管控措施制定、人员培训和警示教育、设备设施检查、应急措施准备等落实到位后方可开工。
五、强化值班值守,确保应急处置到位
严格执行村(社区)“两委”到岗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所有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禁擅离职守,一经发现擅离职守的,予以严肃追责;强化监测预警,及时掌握火情、气象和人流物流车流等情况。通过广播、电视、“邻里牵手群”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风险防范、避险逃生知识技能的提示、警示;加强应急准备,确保应急组织机构、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落实。应急救援队伍进入临战应对状态,24小时待命,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要及时组织抢险救援,妥善处置;确保全国“两会”期间辖区安全稳定。
城中区总寨镇人民政府
2024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