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区委区政府从全局高度统筹谋划,从现实基础理清思路,从未来趋势把握重点,精准落实西宁市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的决策部署。为统筹部署好各项工作,依据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宁市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的通知》(宁政发〔2024〕5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和省市委关于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工作要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准确把握西宁市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区位优势、功能定位、目标任务以提升高原高品质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外向输出为目标,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研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绿色有机、品美质优、天然农牧支撑打造西宁优品,助力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以乡村产业振兴成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准确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之路,把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作为保护生态的重要手段和内生动力。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统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促进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有机融合。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强化科技引领,推动农业技术、业态、模式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增强绿色有机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以科技为支撑走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上打造新模式。
坚持调优结构、提质增量。充分发挥高原独特冷凉气候条件、洁净生产环境、多样农业资源的优势,建强特色产业链条,在产业链延伸上强化新举措,提升产品质量品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满足日益升级的市场需求。
坚持精准定位、做强品牌。对标高品质生活的新要求,提升西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特色品质,强化包装标识和分等分级,讲好“河湟田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故事,促进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深度融合。
坚持协同推进、融合发展。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聚焦扩市场、强输出、提效益等目标,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形成集生产、加工、贮藏、冷链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畅通供应链,健全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主要目标
以精深加工中心、冷凉蔬菜、牦牛藏羊、城郊都市农旅等开局起步,不断提升绿色优质农畜产品生产能力,加快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持续扩大我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到2026年,基本建成生态环保、特色鲜明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区域。
做优中区特色产业。以牦牛藏羊、冷凉蔬菜为重点,扩规模、提品质、建标准、强科研、树品牌,逐步构建资源集约、企业集中、产业集聚、技术集成,推动实现科技与产业、企业、技术、人才等要素深度融合的单品中心。到2026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0.35万亩,产量达1.6万吨以上,出栏牦牛0.3万头以上,藏羊0.8万只以上,初步形成城郊都市农旅示范区域。
做强南川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由松散布局向集聚发展转变,培育青海裕泰畜产品有限公司、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青海好朋友乳业有限公司、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西宁雯豪养殖有限公司、总寨塬设施农业园区等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产品品牌和产业集群,打造西宁市具有影响力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高品质精深加工区域。到2026年,形成以南川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为核心的农产品加工经济圈。资产总额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3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3家,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家,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
二、工作任务
(一)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持续优化总寨塬、泉尔湾塬等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和上下野、王家山养殖基地布局,调整种植结构推动种植基地连片布局,推动养殖场向上下野、王家山转移,推动加工企业集中在南川工业园区,逐步形成全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的全产业链,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
1.优化区域种植业结构。稳定小麦、青稞、马铃薯、油菜等大宗粮油种植规模,在保护生态前提下,重点在总寨镇清河村、杜家庄村、莫家沟村、上下细沟村打造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在上下野、陈家窑等村打造油料生产基地。突出优质青稞生产,适度增加特色粮食作物种植。强化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扩大早熟杂交油菜生产规模,加大传统白菜型小油菜替代力度。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总寨镇人民政府
2.优化畜牧业发展布局。围绕环山草食畜养殖区和生猪养殖区、奶牛养殖区、家禽养殖区产业布局,以肉牛羊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快城中区王家山牦牛、藏羊养殖基地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养殖工艺水平。在适养区建立牦牛藏羊、生猪、家禽养殖基地。加快养殖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养殖生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区自然资源和林业局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区生态环境局、总寨镇人民政府、南川东路街道办事处
3.完善南川片区加工产业布局。全区共有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其中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全区共有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3家,运行较好的13家,其中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4家,区级规范社4家。按照产业集群化、区域差异化和资源高效、功能互补、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要求,统筹产地加工、区域加工和园区加工,形成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调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的新格局。以全区各种养基地、生产大户为依托,打造农畜产品初级加工和输出基地,重点发展油菜籽、蔬菜、马铃薯、畜产品等清洗分拣、烘干储藏、预冷保鲜、净菜鲜切、分级分割、产品包装产地初加工,承接农产品初加工向产地下沉,引导产业链前端延伸,以裕泰、可可西里、圣源为重点,做实高品质精深加工的产业基础。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区财政局、总寨镇人民政府
4.打造城郊都市农旅示范区。打造总寨塬、泉尔湾塬设施农业基地农业休闲区、果蔬采摘区,以总寨塬为核心打造城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造莫家沟、上下细沟、南酉山、谢家寨、红星等村以农家乐等产业为主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围绕农业、农事、民俗、体育赛事、创新休闲、娱乐体验、节会活动,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特色果蔬采摘节等乡村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示范带、重点村的影响力和带动效应,不断提升休闲农业品牌知名度。依托农村民居改造及闲置宅基地流转租赁,通过提质升级协同优化,全区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每年新增2-3家,带动当地农民就业人数达到1500人以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区文体旅游科技局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各涉农镇办
(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1.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按照中央、省市工作要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实行严格考核制度,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只增不减。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2024年建设高标准农田0.8万亩,累计达到1.2万亩,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维修改造,改善灌溉面积0.5万亩。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快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区自然资源和林业局
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和林业局、总寨镇人民政府、南川东路街道办事处
2.推进设施农业数字信息化。以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加工等各领域融合应用为着力点,坚持试验示范、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有机结合,加快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经营网络化和服务在线化。建成“三农”信息服务体系,推进种植业、畜牧业和质量安全监管等领域的数字化改造,建设蔬菜、牦牛数字化生产示范基地2个。实现农业智能化应用水平全面提升。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区文体旅游科技局、总寨镇人民政府
3.推进产地环境清洁化。实施全过程质量监管,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进投入品减量增效,净化农业产地环境,把绿色发展导向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双赢”。实施农田残膜回收行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完善农兽药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机制。积极创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连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项目,年度实施5000亩农作物生产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基本全覆盖,化肥、农药使用量较2020年均减少35%以上。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区制全覆盖,全区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发展农牧结合、种养结合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全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格局。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和林业局、区文体旅游科技局、区生态环境局,总寨镇人民政府
4.推进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依托西宁市城中区现代设施农业生产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宜机型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及配套智慧农业,至2026年,提升百栋以上设施农业基地2个,新建百亩以上露地蔬菜基地5个。不断提高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建设牦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家,提高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总寨镇人民政府
(三)完善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
1.加快传统加工业提档升级。发展产地初加工,建设蔬菜清洗、分级、包装、烘干等初加工基地1个,蔬菜年加工量达0.6万吨以上。提升改造油菜作坊设施1家,增加油料加工产能。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区城乡建设局、总寨镇人民政府
2.打造精深加工新高地。实施肉食品、牛奶、藏毯精深加工项目4个,引进智能化地毯纱染等先进设备5台(套),提升企业产能。实施休闲食品生产等项目2个。进一步优化乳制品的产品结构,实施乳品加工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1个。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总寨镇人民政府
3.扶优做强龙头企业。培育牛羊肉、牛奶、地毯等产业“链主龙头”企业4家,主动融入战略联盟或产业集群,以资本、技术、品牌为纽带整合收购兼并重组实现企业扩张。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高原冷凉蔬菜、马铃薯、牦牛、藏羊等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乡村特色产业附加值。到2026年,资产总额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4家,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3家。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总寨镇人民政府
(四)加强农业科技支撑
1.推动种养殖技术创新实践。开展绿色高产高效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高质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技术引进与推广。加大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引进,开展重大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探索。到2026年,引入5套可在全区推广应用的绿色丰产技术规范。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区文体旅游科技局
责任单位:总寨镇人民政府
2.发挥农业科技人才引领作用。紧盯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种养殖、精深加工等领域,借助省会城市在科技和人才方面优势,依托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昆仑英才·乡村振兴人才”、西宁市“夏都菁英”项目,多形式、多渠道引进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文体旅游科技局
责任单位:总寨镇人民政府
(五)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1.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着力构建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实现重点品种、重点环节标准化生产全覆盖。在规模种养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示范园区全面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国外先进标准。推广“龙头+基地+农户”模式,不断扩大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加强对生产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的建设和管理,发挥标准化生产的龙头带动作用。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单位:总寨镇人民政府
2.全面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通过生产单位自检和管理单位监督检验,所有引进、生产进入市场的良种、种苗合格率达到100%。屠宰环节检疫率、出证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落实出场畜产品“持证配标”规定,保障出场畜产品检疫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检疫验讫印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持有率100%。不定期开展农产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农畜产品定量抽检达1.8批次/千人。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单位:城中公安分局、总寨镇人民政府、南川东路街道办事处
3.强化“田间生产、市场流通”监督模式。强化农业投入品执法监督,采取执法检查和抽查检验、合法检测等执法方式,及时发现问题,依法纠正违法行为,坚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维护种子、农兽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良好环境,增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守法意识、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不断巩固农业投入品质量“源头”安全管理成果。加强农产品生产全过程执法监督,采取规范投入品管理、生产记录管理、兽药休药期管理、农药安全间隔期管理、执法快检和风险监测有机结合、承诺达标可追溯等有效措施。结合技术推广服务,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抗菌素等兽药规范使用行动,严格控制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潜在风险,依法纠正违法行为。从安全农产品“产”的角度,巩固提升“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成果,不断提高化解和防范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能力。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单位:城中公安分局、总寨镇人民政府、南川东路街道办事处
4.推进农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农产品追溯信息贯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并向市场流通和消费端延伸,重点推动牦牛、草莓、食用菌、蔬菜追溯先行先试,实现对农产品从产地、生产、检测、管理和溯源的一系列信息化管理。与市场监管部门共同推动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的衔接机制,将食用农产品的质量追溯作为实现产地准出的重要抓手,协同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和追溯制度的一体化落实,鼓励生产主体开具带有二维码的电子承诺达标合格证,并在二维码关联信息中添加质量安全追溯等相关信息,实现农产品承诺合格和质量安全追溯一“码”呈现,构建“合格证+追溯码”监管模式。到2026年,实现重点农产品质量追溯100%覆盖。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单位:总寨镇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各项任务,健全领导小组抓总、各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统筹协调的工作推进机制。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加快传统农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扶优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副产品循环高值利用;区文体旅游科技局推进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强化农业投入品执法监督;区财政局强化资金支持;各涉农镇办发挥好属地责任,做好配合工作,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领导小组定期听取相关工作推进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及时掌握各项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存在的困难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等。
(二)压实工作责任。按照城中区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三年行动方案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各单位制定年度任务清单,细化工作措施,各责任单位根据任务分工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工作进展按季调度、半年总结、年度考核。把城中区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各项工作纳入各部门和镇办年度目标任务考核范围。
(三)完善用地政策。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存量土地资源,优先解决科技含量高、对农业发展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建设用地指标,由区自然资源和林业局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及时办理用地手续。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强化耕地用途管制,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复耕复种撂荒地,稳妥有序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支持农户通过出租、入股、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提倡农户委托发包方或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流转承包地,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促进整村整组土地连片集中长期流转。统筹安排畜禽养殖用地需求,简化养殖用地审批手续,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有效保障用地需求。
(四)创新发展方式。创新社会化服务方式,支持涉农企业、专业服务公司、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一站式、保姆式、菜单式农牧业生产性服务,推进针对农牧业生产的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农业共营制、有害生物防治等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服务。大力培育多元化服务市场主体,积极出台支持农技人员、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种养大户领办创办种养、农技、植保、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举措。
(五)完善人才队伍。紧紧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种养殖、精深加工、检验检疫、物流运输等关键领域,结合人才引进等项目,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多形式、多渠道引进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加强与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天佑德集团等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交流合作,为我区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高品质输出提供强有力科技和人才支撑。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服务功能,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六)强化金融服务。依法依规强化各类涉农资金整合,集中统筹安排村集体发展资金。建立政府资金、社会资本、工商资本多元化投入机制,改革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统筹涉农资金、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引进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开发,全面加强政银企担合作,加大农业银行、农商银行等涉农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召开“乡村振兴普惠贷”政银企担对接会,与省农担公司签订相关帮扶协议,深层联动金融服务企业,优化“特惠型”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进一步放大“金融助力城中区惠农礼包”社会效能。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的融资服务平台和对外合作承载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积极构建“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农民组合”的农业投资运行新机制。
附件1
城中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
为深入推动城中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扛牢政治责任,在全市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决定成立西宁市城中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成人员
组 长:石 林 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副组长:沈延宗 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成 员:李建平 区政府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
董国强 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何秋红 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 锐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胤文 区自然资源和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 敏 区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金 波 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生玺 区文体旅游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尖木措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韩 珺 总寨镇镇长
马玉军 南川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
宋 涛 南川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马旭辉 区生态环境局局长
张宝兴 城中公安分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区农业农村
和乡村振兴局局长金波兼任办公室主任,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曹礼礼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各项任务,健全领导小组抓总、各责任单位统筹协调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工作衔接沟通,定期听取各责任单位相关工作推进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
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协调落实领导小组各项工作部署和议定事项,督促指导各责任单位贯彻落实领导小组安排部署,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