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垃圾分类遇上趣味运动项目,会碰撞出怎样奇妙的火花?”近日,饮马街街道在城中区垃圾分类办公室的带领下,依托饮马街街道“帮办服务中心”平台,以“积分兑换”模式,用一场创意无限的垃圾分类趣味运动会,解锁垃圾分类的新乐趣,探索出垃圾分类工作的无限可能。
垃圾“一掷即中”。活动正悄然拉开序幕,随着猝不及防的一投,参与者们热情高涨,活动规则十分有趣,沙包上写有不同种类的垃圾名称,参与者需要准确地将沙包投入对应的垃圾分类桶中。小朋友们积极踊跃,自愿参加志愿讲解;大人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展现出自己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熟练掌握。在欢快的氛围中,大家不仅收获了游戏的快乐,还进一步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有的参与者表示:“这种有趣的活动让垃圾分类不再枯燥,更容易记住不同垃圾的分类方法。”
垃圾分类“棋”步走。一张巨大的垃圾分类主题飞行棋铺展在地上,大家在色彩斑斓的棋盘上,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通过掷骰子前进,每一步都面临着不同的垃圾分类挑战,大家需要回答出前进中遇到的垃圾分类小知识,答对可获得再次投掷的机会,直到走到游戏终点。“苹果核是属于什么垃圾?”“厨余垃圾!”大伙抛着大大的气垫骰子,劲头十足,认真回答棋盘上问题,时不时发出欢乐的笑声,现场气氛欢快活跃。
“慧”分类,“趣”分享。“请大家依次排好队”,工作人员喊道,活动以3-4人为一组,为每组分发垃圾小卡片,并由组员代表将卡片归类,投放到对应垃圾箱内,“投卡”环节中,有人提问“大部分玻璃制品都属于可回收垃圾,比如玻璃瓶、放大镜等,为什么眼镜属于其他垃圾呢?”针对这些问题,工作人员向居民讲解,眼镜属于复杂成分制品,使用过后沾染了细菌和污渍,没有回收利用价值,因此属于其他垃圾。
压轴,“玩转积分”。通过鼓励“以分换物”兑换活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让垃圾分类深入民心。活动时间还没有到,现场已排起了长队。居民们面露笑容,手持过期的药品、电池、指甲油、过期的化妆品等有害垃圾等待着“变废为宝”。垃圾分类兑换流程简单明了:1.按照分类标准将“有害垃圾”投放于相应的垃圾桶中;2.根据投入的有害垃圾数量累计积分,累计规则为“一物一分”;3.累计的积分可以在饮马街街道“帮办服务中心”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工作人员在活动中耐心的为居民讲解有害垃圾所包含的种类以及其所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危害。得到分值之余,居民王女士表示:“没想到平常随意丢掉的过期化妆品居然也属于有害垃圾,原来我也是污染环境的一员呀。本次活动共120人次参加,发放小礼品120余份,发放积分卡20张,累计积分200分。
积分兑换不是目的,让垃圾分类意识入心入脑才是重点。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让有限的资源变成无限的循环,不仅让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在活动中真正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报,更营造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让居民拥有“主人翁”意识,自觉主动从自身做起,并带动身边人参与垃圾分类,提升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垃圾分类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