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垃圾分类从校园辐射到全社会,近日,城中区城市管理局联合饮马街街道办事处走进观门街小学,通过知识讲解、互动实践等形式,向50余名师生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环保教育课,为构建“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垃圾分类新格局注入了城管力量。

多维宣讲强认知,分类知识进课堂。活动以“学分类、懂分类、会分类”为目标,采取“理论+实践”双线推进。宣讲员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和动画视频,系统阐述了垃圾分类的政策背景、生态意义及现实紧迫性,重点解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标准。结合校园生活场景,以“铅笔头”“牛奶盒”“过期药品”等常见物品为例,现场演示分类投放要点,并延伸讲解“垃圾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等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环保行动的深层价值。

趣味互动激活力,寓教于乐践真知。为强化学习实效,活动设置“垃圾分类挑战赛”互动环节,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例如,“快问快答”游戏围绕“奶茶杯如何分类”“落叶属于哪类垃圾”等高频问题,学生举手抢答并说明理由,答对者获赠垃圾分类小礼品。“趣味投篮”活动现场设置四色分类篮筐,学生分组将印有垃圾名称的沙包投入对应桶中,在寓教于乐中强化分类记忆。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在游戏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
成效显著促长效,文明新风盈校园。本次活动通过学生“小手拉大手”,进一步推动了垃圾分类从校园向家庭、社区渗透,为全区垃圾分类长效化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家校社协同”经验模式。下一步,城中区城市管理局将持续深化“党建+垃圾分类”模式,联合学校开展“环保手工创作展”“分类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推动垃圾分类从“新风尚”变为“新常态”,为建设生态宜居的幸福中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