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近日,饮马街街道开展“党建引领‘邻’聚力,积分兑换乐融融”积分兑换活动。


楼栋长激活社区治理“大循环”。通过积分兑换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更具活力。通过志愿服务“小积分”赋能社区基层治理,推动积分兑换工作与社区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积分制度以楼栋长、单元长实际开展的工作为基准进行积分累计,兑换社区“帮办服务中心”中标注积分的物品,以实际工作1积分兑换陈列物品1积分的原则,楼栋长可根自身积分情况自主选择兑换的物品。在本次积分兑换中,奖品实用且贴心,有洗衣液和洗洁精等生活用品,楼栋长王叔叔兴奋地表示:“这个积分兑换活动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以后我会更加努力为大家服务”。
小积分注入垃圾分类“大能量”。积分兑换在五一路小广场,一场以“小小积分大能量,分类回收享实惠”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正悄然改变着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此次活动,结合辖区实际,创新推出的垃圾分类激励机制,旨在通过积分兑换的方式,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活动现场,居民们热情高涨,他们带着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来到指定的回收点,工作人员仔细核对后,为每位参与者记录积分。孩子们在父母的带领下,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正确分类垃圾,更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环保的意义。一位居民笑着说:“以前总觉得垃圾分类麻烦,现在有了积分兑换,不仅方便了,还能兑换实用的东西,真是一举两得。”
榜样力量促垃圾分类“见成效”。为激发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热情,发挥生活垃圾分类先进家庭的榜样力量,从而推动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发展,近期,饮马街街道对垃圾分类工作先进个人进行奖励,为积极支持垃圾分类工作的个人奖励生活用品,并结合每户家庭的人口结构、生活习惯,提供量身定制的分类指导,面对年轻上班族,重点讲解办公室常见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的区分;针对家有老人或儿童的家庭,则以通俗语言和生动例子,解释厨余垃圾处理要点,确保知识入脑入心。志愿者宋大姐表示:“入户能直面居民最真实的困惑,比如‘大棒骨到底算哪类’、‘旧玩具怎么处理’,我们现场解答,效果特别好。”
下一步,饮马街街道将继续优化完善这一激励机制,深化楼栋长、单元长队伍自治服务与网格化管理的有效融合,充分调动楼栋长积极性,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带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