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辖区市容秩序,提升环境卫生精细化治理水平。近期,城中区城市管理局饮马中队聚焦环境卫生整治、流动摊贩管控、占道经营治理三大核心攻坚领域,以法治化执法、精准化施策、常态化推进为抓手,开展专项整治攻坚行动,有效减少群众投诉量,切实增强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推动城市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聚焦环卫提升,筑牢市容“洁净基底”。一是强化常态化清扫保洁与闭环管理,针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重点管控区域,优化巡查频次与作业流程,督促环卫作业单位严格落实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标准,引导沿街商户履行主体责任,及时清理生活垃圾、枯枝落叶、路面油污,确保辖区路面洁净无杂物。二是开展卫生死角清零攻坚行动,对辖区内长期积存垃圾、废弃杂物堆放点等市容薄弱环节进行拉网式排查、清单化整治、销号式管理,累计清理卫生死角3处,规范清运各类垃圾约1.2吨,实现环境短板动态清零。三是深化垃圾分类全链条督导,在夜市、居民区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督导岗,安排专人开展分类指导、政策宣讲与行为纠偏,累计纠正不规范投放行为12起,显著提升辖区垃圾分类准确率与覆盖面。
严管流动摊贩,构建经营“有序生态”。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分类施策”原则,针对大新街夜市、兴隆巷、学校周边等流动摊贩高发区域,建立“定点值守 + 动态巡查+错时管控”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一方面,加大执法巡查频次与力度,依法严厉查处未经许可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规范采取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暂扣经营工具 1 件,已按程序合规退还),文明劝离违规流动摊贩 10 余起,形成有效执法震慑。另一方面,优化便民疏导服务体系,积极引导流动摊贩进入指定便民经营区域规范经营。主动对接市场监管等相关职能部门,优化便民经营点规划设置,完善配套设施,在保障摊贩合法经营权益的同时,全力维护市容秩序与公共安全,实现民生保障与城市管理双赢。
整治占道经营,保障市民“通行权益”。以“还路于民、还净于民”为目标,重点整治商铺占道经营、店外堆物堆料、占道促销宣传等违规行为。通过开展前置性宣传告知,逐街逐户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商户自觉遵守市容管理规定,规范经营行为。对经劝导教育仍拒不整改的商户,依法启动行政处罚程序,累计整治占道经营商铺6家,清理店外堆物11处,拆除违规占道广告牌1块。同时,建立“日常巡查 + 定期复查 + 回头看”常态化管控机制,运用“网格管理+执法联动”模式,坚决遏制占道经营问题反弹,确保辖区道路通行顺畅、公共空间规范有序。
践行未诉先办,织密民生“服务网络”。依托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巡查员“探头”作用,组织执法队员深入辖区开展走访调研与民意收集,主动排查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容环境突出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三单管理机制。针对大新街夜市周边等重点区域,提前研判潜在投诉隐患,通过增派巡查力量、延长管控时段、优化管理举措等方式,主动化解矛盾纠纷2起,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未呼、我先为”。同时,畅通中队服务热线,健全诉求“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及时反馈”机制,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近期相关投诉量较前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治理成效获得群众广泛认可。
下一步,城中区城市管理局将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健全“源头防控、过程管控、长效治理”常态化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以更扎实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推进市容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持续深化“未诉先办、主动服务”工作理念,为辖区居民营造整洁优美、规范有序、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