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城中区在省市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发现问题为出发点,解决问题为落脚点,通过聚焦群众关切、工作瓶颈、能力短板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惠民政策更有温度、为民纾困更有力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聚焦精准救助,精准施策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强化识别精度,坚持“一户一档一策”,加强救助对象经济状况动态核查。整合城中区6312349养老信息平台和“物质+服务”救助信息平台等智慧化手段为救助对象提供精准服务。畅通群众交流渠道,坚持一季度一主题,一月访千户,通过“入户探访”“专场宣传”“社区服务流动车”“小喇叭”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公开救助对象范围、申请救助程序,多渠道主动发现,做到困难群众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
聚焦多元养老,质效并重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丰富老年人“舌尖”需求,实现“幸福小厨”在全区29个幸福食堂全覆盖。充分发挥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功能,通过开办老年大学,开设中医理疗馆开展义诊、康复治疗等活动,将养老服务从吃饱穿暖向精神满足进一步延伸。深化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采取1次上门开展N项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基础”看护检测+“特色”照护理疗一站式上门服务。推进东大街、上滨河路、长江路、新城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硬件设施条件。强化养老服务监管,开展“四个一”专项行动,提升养老机构安全保障意识和能力,确保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住得安全安心。
聚焦基层治理,深根细作不断夯实基层基石。充分发挥青海民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计划项目,深化城中区社会工作政校合作特色品牌。开展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村(社区)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健全民主协商机制,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持续完善全国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信息系统数据,推动基层治理数据资源共享。推进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聚焦民政领域重点服务对象,挖掘、梳理服务需求,实施专业服务项目,逐步建立服务专业、功能完善的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聚焦规范管理,补齐短板优化社会事务服务。深化殡葬管理改革,建设“城中区凤凰山公墓殡仪服务中心”,完善“一体化”殡、葬、祭服务功能。加大文明祭扫宣传力度,通过志愿服务、发放倡议书、“蹲点式”监督等方式,引导群众文明祭祀、绿色祭祀。推进婚俗改革,依托婚姻登记、基层政权、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等工作优势,倡导婚俗新风。推进婚姻登记“全省通办”工作,精准录入婚姻信息,塑好“窗口形象”,有效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