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以来,城中区坚持“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投资8.35亿元实施7大类2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基本民生,下大力气解决重点民生问题,全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推进教育提质。实施教育领域培根铸魂、固本强基、启智润心、成长护航“四大工程”,获批国家2021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邀请全国名师开展线上教研,打造“读写教室”“社会化学习”等学习共同体。正式启用城中区智慧教研中心,加快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推进万科、远洋天铂等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积极扩大公办普惠性资源。完成北大街小学等3所学校改扩建项目可研评审、南大街小学等3所学校教学设备更新项目前期工作。
——深化医疗改革。完成妇幼保健院业务能力提升项目和人民医院、残疾人康复及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等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推动医疗资源拓展延伸。巩固深化综合医改及“医联体”改革成果,深入开展医疗资源共享、疫情防控等领域交流合作。组建家庭医生“3+1+N”服务团队16支,重点人群签约率86.3%、履约率90.8%。增设医疗机构9家,完成74家医疗卫生机构校验及重大事项变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集中清理病媒孳生地1100余处、“十乱”现象700余处。
——保障稳岗就业。组织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选拔赛,废旧锂离子电池绿色高效回收技术项目荣获西宁市创业大赛一等奖。帮助679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实现动态“清零”。落实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28.11万元,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61.2万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098.43万元,惠及1499家参保企业52725人。通过“现场直播带岗”模式,组织490家企业提供岗位2488个。为21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7569人,城镇新增就业4789人。协调处理欠薪线索820起,帮助1291名农民工拿回1276万元“血汗钱”。
——优化服务供给。围绕喜迎二十大召开等重点主题举办各类演出活动近30场(次),区图书馆进馆读者人数2.2万人(次)。开发社会救助“物质+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社会救助服务“指尖办”,累计服务困难群体2798人(次)。出资为4.5万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险,累计发放各类补贴及救助金5853万元。中央厨房·爱老幸福食堂升级多元供餐模式,有效满足群众需求。强化医保政策宣传力度,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12.04万人,参保率达98.8%。
下一步,城中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民生惠城”工作要求,将80%以上的财政支出投入到民生领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问题,一项一项解决民生难题,一步一步满足群众期待,努力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文章来源:城中区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