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发展养老服务的决策部署,城中区着力打造县域幸福养老示范区,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打造县域幸福养老示范区为契机,巩固夯实城中区现有养老服务基础性地位,深化“444”普惠养老体系,以“红心四网·爱民为民”党建项目为抓手,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广大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我区“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智慧养老,“养老”变“享老”。近年来,城中区民政局不断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大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根据老人现状,将线上平台的智慧化、可视化与线下服务的标准化、亲切化相融合,引进7家社会组织为8000余名老人提供助餐、助洁等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9.5万人(次),在全区29个具备面食及半成品加工条件的幸福食堂增设幸福小厨,通过制作包子、炸酱面等每天在条件成熟的6个幸福食堂提供幸福小厨面食供应,提高老年人用餐率及服务品质。城中区6312349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与两家养老机构的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服务后台进行无缝链接,及时全面的掌握老人报警信息、机构服务信息,有效的监管服务。为全区6826名80周岁以上老人和60周岁以上低保、特困等4类困难老人提供综合能力上门评估工作,为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和综合能力评估数据库提供支撑,为确定老人能力等级和开展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依据。
“15分钟服务圈”,画好幸福圆。为400户失能、半失能老人安装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提供远程看护、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维护等必选型“基础”服务,结合医疗康复、生活照料、清洁护理等自选型“特色”服务,每月开展“基础”+“特色”一站式上门服务4次,截止目前已提供服务8341人(次)。通过引进第三方专业社会组织的方式在福路巷南、前营街等社区开展“家门口养老”短期照护等服务,提供照护及康复理疗服务,针对退休老人集中、文化层次高、精神需求强烈的特点,在香格里拉和七一路西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开办老年大学,开设老年书画班、乐器班等“芳华学社”特色课堂,满足辖区老人精神文化培养需求。通过引进第三方专业组织对100户申请改造的低保、特困供养的高龄老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并按照“一户一设计”分户建立改造档案,截至目前已改造40余户。
多方联动,精准对接需求。通过增设适老化设施、更换防滑地胶、优化空间布局等对城中区社会福利中心进行能力提升项目改造,营造安全便利、温馨舒适养老环境,提升养老服务能力。组织养老机构学习贯彻《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指导3家养老机构完善防噎食、防食品药品误食等“九防”应急预案,并已开展15次应急演练,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及处置流程。依托“全科网格”“民政干部讲政策”活动,在各村(社区)开展指导性咨询、宣讲16场(次),受益老人600人(次),耐心为老人讲解政策内容,现场协助办理居家养老服务、高龄补贴等业务,向老人及家属宣讲防范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活动,提升防骗反诈意识和能力,并现场指导老人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