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力推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高度重视企业稳岗用工工作,始终把就业摆在民生保障的重要位置,扎实推进“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深入开展“就业提质增效行动”,以“四精准”打好稳岗用工“组合拳”,全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构建良好就业环境。
精准施策,在用工保障服务上“强功力”
以“就业提质增效行动”为载体,制定《城中区就业提质增效行动若干措施》,明确全区各职能单位助企暖企目标任务及重点工作,将就业服务窗口前移至企业,“一企一策”精准为重点企业提供政策宣传解读,跟进办理等“企业办公日”延伸服务,实现政策讲解进厂区、补贴审核进企业。同时,以月调度为方式,及时掌握重点企业用工计划、招工进度、缺工工种等信息,为11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1.04万人,全力保障企业用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将“云端求职”和“现场招聘”融合,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个性化、精细化供需桥梁,累计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系列招聘会32场,组织1038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4470个,达成意向2507人。
精准指导,在政策免申即享上“提效力”
以“助企暖企春风行动”为契机,全区助企联络员深入联点企业了解经营状况,收集问题,指导企业了解惠企“政策口袋书”,精准提供帮扶,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和缓缴政策,为企业降费减负4952.55万元,缓缴社会保险费242.83万元,为441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093.7万元。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搭建政府与校企合作平台,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模式,组织重点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在职员工培训,切实提高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及时审核拨付企业培训补贴3227人193.62万元,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及一次性奖励56人49.5万元。
精准服务,在联动助企纾困上“加马力”
健全区政府、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调动街镇和社区促进就业创业主体作用为着力点,将镇(街道)、社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重点企业稳岗用工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全区就业考核工作中,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为辖区失业人员及企业提供多方位信息发布渠道,共发布招聘信息37期4985个岗位。依托“城中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团”进社区活动,发掘镇(街道)、社区“人才早市”“移动办公桌”“三新服务法”等就业创业亮点工作,扎实推进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创业型社区(街镇)创建工作,提升全区就业工作服务质效,不断提高辖区居民就业率,帮助辖区企业解决用工需求。
精准创新,在提升就业服务实效上“添动力”
以多渠道鼓励灵活就业为目标,打造西宁市首个“零工驿站”,配置“双屏六区十岗”功能,以“临时用工找驿站,灵活就业进驿站”的服务模式,带动人社、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积极走访辖区小区及商场超市,广泛收集非全日制用工、临时性和阶段性用工等零工需求信息,为辖区内灵活就业者和用工单位提供就业信息推介、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公共服务。截至目前,“零工驿站”共匹配灵活用工订单5223单,日均工资达231元。创新人才招引模式,借力当下“夜市经济”,结合企业招聘、岗位推送、政策宣传,打造具有中区特色的“人才夜市”品牌,为企业引才、求职者择业搭建全新平台,进一步拓宽招才引智渠道,构建人才服务新格局。年内,以“线上+线下”方式,共开展“人才夜市”招聘活动6场,组织158家企业提供714个岗位,达成意向55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