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在劳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修复社会关系,近日,城中区司法局组织14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矫心正行”一月一主题——“植此青绿·与爱同行”义务植树活动。此次活动以“生态修复+教育矫正”为核心,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社区矫正工作,实现“修复自然生态”与“重塑人生生态”的双向提升。
理念引领,让“两山”理论扎根矫正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上,城中区司法局负责人强调:“植树造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行动,更是社区矫正对象回报社会、重塑自我的重要契机。”现场通过宣读《生态保护倡议书》、讲解生态保护政策,引导矫正对象深刻认识生态保护与个人责任的紧密联系。此次活动种植松树等适生苗木200余株,旨在通过植被恢复改善局部生态环境,同时让矫正对象在劳动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
实践育人,在劳动中播撒“新生”希望。活动现场,社区矫正对象身着统一马甲,在当地村委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分组完成挖坑、栽苗、培土、浇水等工序。过程中,工作人员注重引导矫正对象协作配合,鼓励他们分享劳动感悟。为强化教育效果,活动特别设置“树木认养”环节,每位矫正对象认养自己的树苗,承诺定期养护树木,将短期劳动转化为长期生态责任。区司法局还借此契机开展“绿色课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社区矫正法》,讲解生态保护法律知识,引导矫正对象树立“知法、守法、护法”意识。
双向修复,生态价值与矫正成效同频共振。此次义务植树活动,既是一次生态环境的“修复行动”,更是一场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灵重塑课”。通过参与绿色实践,矫正对象以实际行动弥补过往过错,增强社会认同感。据现场反馈,多名矫正对象表示“看到亲手种下的树苗挺立在土地上,仿佛看到自己改正错误、重新扎根社会的希望。
春风化雨润新苗,矫正好事成绿荫。此次义务植树活动,既是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践行,也是社区矫正工作“以文化人、以善育人”的创新实践。当一棵棵树苗在春日里扎根,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灵也种下了责任与希望的种子,这既是对自然生态的守护,更是对人生新篇的书写。下一步,城中区司法局将持续探索“生态保护+社区矫正”融合模式,通过组织环保志愿、垃圾分类宣传等常态化活动,引导矫正对象在服务社会中修复社会关系、重塑人生信念,实现从“被矫正者”到“生态守护者”“社会建设者”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