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落实新课标理念,深化科学教育实践,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根据青海省教育学会征集、评选、推荐活动流程,2025年11月15日-17日,西宁市城中区教学研究室、城中区索南昂毛科学“探究教学”工作室部分成员赴珠海市参加了“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及“首届中小学科学教育成果展”,旨在借全国顶尖教育创新成果,赋能区域科学教育改革,为“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提质增效。


本届教博会以“汇聚·共享·创新——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聚焦教育提质与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城中区教学研究室参展成果主题为“聚焦教学实践能力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实践”,团队在成果展中,集中展示了区域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成果,并通过沉浸式观摩交流,与全国教育同仁共享经验、互学互鉴,共同探索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在教博会青海省成果展示专区,城中区教学研究室科学教研员、城中区科学“探究教学”工作室主持人索南昂毛老师以“校际协同链+进阶式培养+工作室建设”三位一体教师成长体系为核心,通过“问题导向+实践路径+成效数据”的逻辑框架,结合低成本实验开发与本土课程设计等案例,系统展示了城中区在破解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城乡科学教育发展不均等难题方面的创新实践方法,获得了高度评价,充分体现了其可复制性与实践价值。展台陈列的工作室成果册、高原植物标本集与教师创新教具等,生动呈现了本土科学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使用,引发与会者广泛关注。
在成果展示之余,团队成员分组赴各省展区观摩交流,围绕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实践等前沿议题,收集优质教学资源,并就名师工作室建设与教师发展等内容深入学习。
此次教博会参展,既是对我区科学教育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开阔视野、深化认识的赋能之旅。城中区教学研究室将以此为契机,积极转化学习成果,进一步优化“三位一体”的教师成长体系,持续深化小学科学教师成长模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动区域科学教育向更加均衡、优质的方向发展,为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提供坚实支撑,助力城中区科学教育迈上新台阶,共创科学教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