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理念,促进“红色物业”服务与居民需求精准对接,饮马街街道党工委聚焦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推行“红色物业+微心愿”服务模式,通过搭建多元服务平台、落实精准服务举措、广泛延伸服务触角,实现与居民需求的精准匹配,切实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全面推动基层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提升治理效能。
党建引领,构筑服务平台。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枢纽,有机联合物业党支部、党员志愿者以及共建单位共同成立“微心愿”工作组,在各社区服务窗口、楼院物业中心、街道“群众帮办服务中心”等关键场所点位,精心设立“微心愿墙”,同时上线“微心愿”征集微信小程序,畅通居民多元化诉求渠道,确保居民的心声能够及时传递。此外,组建一支由红色物业党支部、社区党员、物业人员、网格员构成的“红色联络队”。结合“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等专项工作,每周开展入户走访,重点摸排独居老人、困难家庭等群体需求,累计收集微心愿124个,内容广泛涵盖生活帮扶、环境改善、便民服务等多个类别,为后续精准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对接,落实服务举措。对于征集到的“微心愿”,社区党委依据微心愿“四级分办”模式进行科学分配。对于居民群众日常生活方面的需求,由辖区在职党员、驻区党组织等积极承接办理,目前,在职党员认领27条,联点单位认领办理12条,顺利完成慰问帮扶等38个“微心愿”,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对于楼院环境改善、家电维修等专业性较强的诉求,社区党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依托辖区“红色物业”组建的“滨河红维修服务队”等专业力量,通过“微心愿”小程序报修后,维修服务队人员及时接单、及时处理,实现服务“零延迟”。目前,针对居民集中反映的电动车充电难等问题,社区组织召开红色物业议事会10余次,通过“微心愿”推动解决停车难、设施老化等治理顽疾6项,社区12345热线投诉量同比下降,形成“小事即办、难事共商”的治理全新格局。
多方联动,拓展服务触角。依托全科网格、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等工作机制,社区在征集、办理微心愿过程中,将服务范围向辖区夜市摊贩、铺面商户等群体延伸,借助阵地优势等力量为辖区各类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近期,街道联合社区、夜市党支部等排查夜市流动党员情况时,发现“没时间带娃”是众多摊贩面临的普遍难题。街道党工委基于排查结果,充分发挥东大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资源优势,开设“四点半临时托管班”。如今,越来越多有需求的摊主将孩子放心送到“四点半临时托管班”,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盘活了党群阵地资源,更是对居民需求的积极主动回应,让夜市在充满“烟火气”的同时,更增添浓浓的“人情味”,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