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区人民街街道水井巷社区党总支围绕“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以“一核多元”的治理主体和“+”联动的治理方式,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有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支部引领+居民自治”打造综合治理新模式。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吸纳“大党委”成员单位、企业负责人、社区民警、物业公司、楼栋长、志愿者、居民代表等群体为治理主体,依托“红”水井联席会、“晓彦”议事会、小区议事亭、板凳议事会等,畅通协商议事渠道,及时协调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结合辖区内老旧小区多、物业管理欠缺等问题,积极推进居民自治,以人民街6号、8号、民主街7号院为试点,指导成立楼管会,推行“楼栋长”模式,切实提升居民自治水平。
“网格管理+精细服务”织就社情民意监测网。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的原则,整合清理工作群,进一步厘清社区组织权责边界和证明事项清单,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按照“社区党总支—各党支部—八大网格—楼院”四级网格化治理模式,将辖区内的党员、警务员、维权员、物管员等“十大员”纳入网格,常态化开展民情走访、纠纷化解及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调解组织+法律服务”筑牢化解纠纷防火墙。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社区矛盾纠纷梳理归纳为5大类、10小项。依托“水井巷商圈调委会”机制,形成部门配合、矛盾纠纷联调的模式,2025年以来,社区成功化解各类纠纷24起。持续深化“晓彦调解”效应,吸纳懂法律、有调解经验的热心居民积极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并将“水井巷商圈调委会”下沉到居民小区楼院,实现矛盾纠纷化解“零延时”“零距离”。同时,为提高居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防毒、防邪、防诈骗意识,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进广场、进小区、进家庭、进学校等活动。
“治安联防+志愿服务”组建群防群治生力军。水井巷社区将社区民警、消防员、包联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纳入群防群治队伍,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反电信诈骗、安全生产、应急演练等各类活动,整治乱堆乱放、飞线充电等现象。为彻底解决飞线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社区协调中国铁塔为2个居民小区免费增设充电桩24个,满足居民群众便捷快速充电的需求。依托社区小哥跑腿团,推行“服务兑积分、积分兑物品”的运行模式,引导在职党员、居民群众、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