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头条新闻: · 党建赋能“新”力量 聚力中区促发展    2025-10-14     · 城中区开展“10·13”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    2025-10-14     · 城中区:用精细城管绘就城市美好画卷    2025-10-11     · 城中区:“民生管家+”精准服务解民忧    2025-10-10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镇办动态>>正文

幸福食堂开进小院 东台社区破解老人“就餐最后一公里”难题

2025-10-15 08:57  点击:[] 来源:区南川西路街道办事处

72岁的独居老人李秀英在南川西路107号院内的东台社区幸福食堂助餐点,接过一份热气腾腾的两荤一素午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家走到这儿也就五六分钟,饭菜软烂可口,一顿才花几块钱。孩子在外地工作,再也不用天天操心我吃饭糊弄了。”李奶奶的心里话,也是院内不少老人的共同感受。近期,东台社区幸福食堂助餐点正式揭牌启用,标志着社区为老服务真正延伸至居民“家门口”。

“铁脚板”走出真问题,一顿饭牵动众人心

助餐点能够落地,源于社区持续开展的“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工作。东台社区第五网格的网格员汪世龙,是个“90后”小伙,他的网格覆盖了南川西路105号院和107号院。在一次次的入户走访中,他留意到一个共性问题,这两个院落的空巢、高龄老人集中,其中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就有十多位。“听说社区食堂的饭又好又便宜,可我们这老胳膊老腿的,走到东台小区那个点,得歇好几回,来回一趟太受罪了。”几位老人的闲聊,让汪世龙记在了心里。他意识到,尽管社区已有幸福食堂,但这“最后一公里”的实际距离,却成了横在不少高龄、失能老人面前的一道坎。他将这一情况详细记录,并作为重要民生诉求上报给了社区党委。

党委牵头多方联动,闲置资源变身暖心驿站

群众的“头疼事”就是社区的“上心事”。接到上报后,东台社区党委迅速响应,将解决高龄老人“就餐难”问题列为“民生微实事”的重点项目,这关键一步就在于场地。社区党委主动出面,与辖区单位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进行多次沟通协调,最终成功争取到其位于107号院内的闲置房屋使用权,为助餐点落地提供了核心保障。“支持养老事业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能让老同志们安享晚年,我们义不容辞。”地质调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社区党委主动对接南川西路街道办事处和城中区民政局,围绕助餐点的建设标准、食品安全监管、运营补贴政策以及针对特殊老年人的送餐服务细则等进行多轮磋商,明确了政策支持路径。在各方合力下,闲置房屋迅速完成了设计、改造和装修,配备了适老化的桌椅、空调和消防设施,面貌焕然一新。

中央厨房+送餐到户,守护老人“舌尖上的幸福”

为确保餐食品质与安全,该助餐点采用“中央厨房统一制作+冷链配送”模式。餐食由城中区中央食堂专业团队负责,每日清晨完成烹饪,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确保食材新鲜、营养均衡。针对老年人群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健康问题,食谱也注重低盐、低油、软烂易消化。除了便捷的堂食,助餐点更贴心推出了“爱心送餐上门”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高龄、残疾老人,只需提前预约,网格员或志愿者就会准时将餐食送到家中。开业当天,除了揭牌仪式,社区还组织了试餐活动,工作人员细致地向老人们介绍每周食谱、价格和订餐方式,现场气氛温馨融洽。

小食堂大平台,拓展为老服务新空间

“这不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更是我们老年人交流情感的客厅,是社区温暖的会客厅。”一位前来就餐的退休教师感叹道。

东台社区党委书记表示,助餐点的启用是第一步。未来,社区计划以助餐点为纽带,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将其打造为一个综合性的为老服务平台。“我们正在筹划‘幸福食堂+’模式,比如,每周固定一天引入爱心理发、健康义诊、反诈宣传等服务,让老人在用餐之余,能一站式解决更多生活需求。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幸福食堂’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暖心工程。”

一顿热乎饭,暖胃更暖心。东台社区幸福食堂助餐点的成功实践,是基层社区以“钉钉子”精神落实“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要求的生动写照。它通过精细化的网格治理、有效的资源整合和人性化的服务设计,成功打通了助老服务的“末梢循环”,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上一条:下好供暖“先手棋” 保障民生“温度线” 下一条:打好供热前战 确保温暖过冬

关闭

主办单位: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340 (青ICP备190004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1030005
网站联系电话:6271091  劳动保障维权电话:6163883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城中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8236019  城中区统计违法举报邮箱:czqtjwf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