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召开后,各地迅速行动,多措并举谋划贯彻落实措施,切实推动会议精神落地生根,为全年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为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青海党建”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邀请各地组织部长及区(县)委书记结合工作实际,畅谈思路举措,分享实践经验,展望未来方向,为全省组织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启发。今天,专栏推出西宁市副市长、城中区委书记刘强峰的文章《守正创新 实干争先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贡献中区组织力量》。
守正创新 实干争先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贡
献中区组织力量
西宁市副市长、城中区委书记 刘强峰
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认真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坚定信心、实干争先的历史主动精神,具体化精准化部署2025年工作,为我们做好今年组织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城中区委将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准政治方向、注重改革创新、聚力攻坚克难、加强队伍建设,清单化机制化落实好会议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安全优势,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是在加强思想建设上高站位。坚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健全“四个以学”长效机制,完善“第一议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读书班等制度,不断把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突出政治能力建设,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机制,深入具体查找贯彻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力有效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示范引领全区上下进一步坚定“做好青海工作,核心一条就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扎扎实实落到实处”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发挥党校、“全科网格”培训学院等平台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作用,常态化开展政治忠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纪律规矩教育,结合党员思想状态开展“学习身边榜样”、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系列活动,打造分层分类培训模式,构建“考、评、量”多维考评机制,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推动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本领,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挑大梁勇争先的实际行动。二是在建强干部队伍上出实招。突出建好班子、带好队伍,不断加强常委会及各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一主线,实施干部队伍“淬魂琢能”、年轻干部“中芯砺剑”工程,进一步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核心力量。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五个大力选用”“五个坚决不用”“三个坚决摒弃”,坚定“能者上、庸者下”的鲜明立场,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更好激发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培育选拔符合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优秀干部。建立“1+N”全链条干部工作体系,探索“激励干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担当作为”机制,做实“破冰攻坚、克难攻坚、勇争先”三张清单,开展干部队伍“实干争先”专项调研、“揭榜挂帅”难题攻坚、三维干部监督行动,锻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铁军队伍。健全镇(街道)和村(社区)干部培训常态长效机制,抓细抓实“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工程”,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履职水平。坚持从严监督管理和激励担当作为相结合,畅通干部“能上能下”渠道,用严管加压、厚爱加力,强化各类监督协作贯通,以“不落实的事”倒查“不作为的人”,推动干部思想真转变、作风真提升,用管事管人管思想管作风的实绩实效,践行和检验严肃严谨严格的工作作风。三是在夯实基层基础上勇作为。将基层党建与夯实基层基础贯通结合起来,健全区委抓党建责任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系统梳理总结各类有效方法和基层创新实践,及时把攻坚克难调研、点题微调研等经验做法固化为制度机制。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全面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建立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精简优化基层考核、督查事项,着力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紧盯“两个覆盖”空白点、“两个功能”薄弱点,持续优化组织设置,升级社区服务设施,穿透式开展新兴领域党建调研,常态化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扎实做好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工作,以项目化管理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完善村集体经济“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探索深化“莫名湖艺术区”、“塘马坊”美食等村集体经济特色品牌,以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深化“有诉必应马上办”和“全科网格”工作成果,开展国有企业入驻老旧楼院管理试点,着力在意识提升、能力提高、机制建立、手段强化上下功夫,增强基层党组织主动发现、精准解决问题能力。加强村(社区)班子能力建设,扎实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前期筹备,开展大学生到村“任职”行动,不断提升村(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推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上能下,将基层党组织打造为坚强战斗堡垒。四是在引才留才育才上善破题。压实“党委书记抓人才”责任,定期研究人才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制度机制、管理方式、职责任务,统筹各领域人才政策,形成规范有序的人才支持体系,带动教育、卫健、科技等各行业领域人才资源引进培育。坚持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把人才工作履职情况作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综合考核体系,全面推动党管人才职责落实。推进“项目化+”人才工作模式,在东西部协作留人、项目引进留人、双向挂职留人等方面积极探索,为人才提供金融、住房等专属保障和子女入学、就业等成长支持,以更加开放有效的措施引人聚人。积极与辖区“一委一园”同题共答、协同发展,有效加强政银企合作,搭建一批企业体悟实训基地,培养一批可以攻破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高精尖”科技人才。依托“昆仑英才卡”机制,聚焦绿色算力、数智技术、四季文旅、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搭建人才技能竞赛、远程连线引才等平台,组织开展“人才成长季”系列活动,扩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引进培养规模,着力培养本土综合型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