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头条新闻: · 城中区开展寒假防火知识科普宣传    2025-01-10     · 城中区召开“西门·大十字”商圈聚集效能提升座谈会    2025-01-08     · 城中区召开治理欠薪冬季行动推进会    2024-12-30     · 城中区全面做好冬春火灾防控消防宣传工作    2024-12-27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府工作报告>>正文

2022年城中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05-08 17:36  点击:[] 来源:

——2023227日在西宁市城中区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区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拼搏2022,我们迎难而上、勇毅前行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中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反复冲击、极端天气影响和严峻经济形势等多重考验,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较好完成了区第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争当“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排头兵作出了中区贡献。

这一年,我们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政治要求,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保持指挥体系高效运转,选聘配强社区防疫力量,精准保障基本民生诉求,以社会面防控最稳、保障最优、影响最小的优异成绩,有力有效应对多轮疫情冲击。筑牢“保健康、防重症”防线,严格落实“乙类乙管”措施,规范设置发热诊室6所,多渠道储备药品物资及医疗救治设备。建立重点人群跟踪服务机制,强化农村医疗保障,60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率98.41%,保护了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了全区群众的和省市领导的一致认可。

这一年,我们坚决扛牢“经济要稳住”政治责任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精准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建立健全县级干部企业项目包保机制,组织开展“三沉三跑三发挥”暖企稳商纾困行动,全区经济运行承压前行、稳中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7%,高于全市17.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非房)同比增长17%,位列五区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2%,位列五区第二;获得省政府办公厅“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荣誉。

这一年,我们坚决守住“发展要安全”政治底线安全基础愈加牢固。坚持底线思维、红线意识,自觉把群众安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投资2160万元完成花园南街明城墙应急排险工程,转移安置城墙上方居民22户124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与担当,统筹抓好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社会安全,选聘58名专职网格员持证上岗,组建镇(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并实体化运行,扎实开展城乡自建房、食品药械、消防燃气隐患大排查,全年“工矿商贸建”领域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平安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获得“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荣誉。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商引资超额完成充分发挥“青洽会”“城洽会”平台作用,通过“线上+线下”招商引资,全年完成省外到位资金16亿元,超出目标任务4亿元,连续3年位居全市前列。重点项目全力推动。落实重点项目工作专班服务制度,推行“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实施年度重点项目53项,开复工率71%,完成非房投资14.3亿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挥“作风监督岗”“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职能作用,创建“双满意”营商环境品牌,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事项64项,发布便民服务事项2600余项,编制“跨省通办”事项51项,政务服务满意度98.8%,“双公示”三项信用数据指标位列全省第一。

(二)坚定不移提质效,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现代农业强基固本。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整治撂荒地2900余亩,超出市定目标2385亩。实施“三乡工程”助推乡村振兴,21个涉农项目落地建设,2个博士团队、11名能人回乡创业,“五彩山鸡蛋”等品牌农产品上线销售。莫家沟村变身市民下乡“网红打卡地”,总寨塬被评为市级示范园区,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0.36亿元。工业经济迅速增长。实行“一企一策”“一企一专班”精准帮扶,有效打通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堵点,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突破2亿元。依托南川工业园区辐射带动作用,以锂电、光电为核心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容,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58.51亿元,同比增长66.8%,成为稳住经济大盘中坚力量。服务业承压前行。召开西门—大十字商圈企业家座谈会,大力实施服务业纾困解难政策,减免租金1150家1300余万元,留抵退税1400户(次)4.4亿元,拨付促消费资金136万元,申报省级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8个,全年新增市场主体932户,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39.71亿元,产业结构比为0.12:53.09:46.79。

(三)持之以恒优本底,生态环境更加靓丽。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审查项目“三线一单”执行情况,坚决杜绝“两高”项目上马。加大污染源监管力度,检查各类经营主体310家(次),覆盖工地裸露土地150万平方米。投资900万元实施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和“煤改气”治理项目,城镇清洁供暖率86%,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2.5%。河流水质稳中向好。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推进湟水河岸基础设施维修整治工程,投资1210万元实施泉尔湾等4个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33处入河排口实行“一口一策”治理,河道管理实现市场化运作,南川河六一桥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Ⅳ类以上。林(草)长制落地见效开展国土绿化行动,7.7万亩生态公益林“系上保险”,抚育森林6万亩,完成国家森林督查违法图斑整改。持续推进绿化美化彩化行动,营造花街景观19处,种植时令花卉324万盆,补植各类植物27万株。环保督察高效整改整改完成377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反映事项及5项反馈意见,立整立改6项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深入开展南川河固体废物倾倒排查、危险废物检查等专项行动,常态长效改善环境质量。

(四)坚持不懈补短板,乡环境更加宜居。城市建管提质增效投资1.67亿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6700余套,东台小区改造工程获评住建部“联点示范项目”。积极为城市发展腾挪空间,盘活利用土地6200平方米,征收房屋6.7万平方米。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新增公共停车泊位400余个。启动雨污分流改造、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5项,城市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洁净城区加速打造。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创建解放路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升级改造垃圾中转站5处,出动巡查无人机1600余架(次),开展“全城大清洗”14次,全力打造“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城市环境。农村环境显著改善。聚焦“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河污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行动,累计清运垃圾500余吨,治理“七乱”980处,建立2700余座农村户厕管理台账,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五)千方百计惠民生,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就业优先落实落细组建城中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团,“直播带岗”成为中区经验,帮扶15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超出目标任务270%。聚焦惠企纾困,减免参保企业社会保险费5760万元,发放稳岗返还等各类资金7800余万元。积极开展劳动维权,打造水井巷劳动维权法律服务联合工作站,帮助2100余名劳动者讨薪2300万元,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结案率100%。教育基础不断夯实。完成万科幼儿园、沈家寨学校改扩建等项目11项,增加学位2300余个。“五育并举”全面发展,青少年综合素质拓展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初具规模,1项课题入选国家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双减”政策全面落实,年轻教师“领翔计划”成效显著,获评国家级典型案例2个。卫生服务提标扩面推进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建设项目,组建区域中医医联体,持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特色服务。成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建成托育机构3家,增加托位370个,有效填补婴幼儿服务领域短板。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开展“家门口养老”短期照护服务,完成家庭养老设施改造近500户,3万余名65岁以上老人享受健康体检。构建“123+N”社会救助网,实施残疾人日间照料、居家托养服务项目,累计发放低保特困等资金3200余万元。保障基本住房需求,发放租赁补贴320户60万元,分配公共租赁住房3批(次)300余套。文化惠民取得实效。打造“文脉城中十个一”工程,修缮保护宏觉寺前殿、蝴蝶楼、民国公署等文物古迹,启动实施观门街、三圣殿城市书房改造项目。建成水井巷非遗生活馆,申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开展书院名人访谈、微电影拍摄、民谣歌会品牌活动,举办群众文化活动85场(次),吸引客流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48亿元,文旅融合发展跑出“加速度”。

需要作出说明的是,2022年各位代表票选的7大类20项民生实事项目,均已完成年内建设任务。

(六)多措并举除隐患,安全防线更加巩固。防灾减灾成效显著。发布天气预警信息2万余条,转移避险608户1800余人,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森林防火平台与应急指挥平台深度融合,排查整改森林火灾隐患7处,清理可燃物8600余亩。健全完善应急管理网格化防控救援体系,成立20支半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荣获全市“减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万余家(次),排查整改事故隐患2400余项,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食品安全稳步向好。积极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线上线下监管模式,检查经营主体2.5万余次,即受即办消费者投诉4600余起,有效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基层治理日臻完善完成“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有效打通警务运行和社会治理“双循环”。巩固“邻里牵手”工程自治经验,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格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0余项。城市运行安全有序。着力破解基层火灾防控壁垒,推行消防人员派驻街道辅助执法模式。稳步开展全区地震普查,完成南川东路滑坡灾害治理(四期)、法幢寺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排查整治地下病害18处,修复道路6.3万平方米,疏通排水管网1.5万米。

)从严从实抓作风政府效能更加高效。政治建设坚强有力。广泛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增强理论武装、发展实践、服务群众能力,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1件、政协委员提案97件。作风建设扎实有效。集中开展“转作风、勇争先”作风建设行动,聚焦“六查六看”找问题,运用“三评三问”促整改,围绕“四比三晒”亮举措,推动全区政府系统职能大转变、质效大提升。深入基层开展现场督查70次、发布督办件430件,受理“12345”“邻里牵手”微信群转办事项1.2万余件。畅通信访渠道,引导群众依法反映合理诉求,信访到期办结率、积案化解率100%。法治建设纵深推进。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成立行政复议办公室,全面提升各领域行政执法效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加强行政司法协作,有效解决矛盾纠纷1285件(次)。廉政建设持续加强。严格按照预算收支规定强化财务管理,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把更多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强化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下大力气整治“四风”,努力在政府系统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档案史志、红十字、审计、统计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2022年以来,面对大事、要事、难事叠加的复杂局面和经济下行的严峻考验,我们扭住关键干为先、开拓奋进争一流,取得了极为不易、十分难得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向驻区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指战员和省市属单位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中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奋斗伴随艰辛,发展充满挑战。我们在交答卷、亮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还有不少短板弱项需要重点关注和及时改进。一是经济总量较小,结构亟待优化农业总产值偏小,传统种养殖业占比较重,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强;第二产业对南川工业园区依赖度较高,区属工业造血不足;服务业受疫情、转型等因素影响,呈现产值下降趋势;新兴服务业规模不大,支撑力不足,业态亟需升级。二是财政收入减少,收支矛盾突出。受减税退费政策影响,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税收结构不优,缺乏稳定税源增长点;刚性支出压力不断增加,基本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需求持续增加,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三是项目质量不高,投资后劲不足。部分项目受土地、资金等因素制约,整体进度受到较大影响;全区缺少大项目好项目支撑,部分重点领域项目延续性不强、梯次跟进不够。四是资源配置不均,短板仍需补足。老城区基础设施短板问题依然突出,新建城区教育、医疗、养老资源配置还不足,公共服务质量还需提高。对此,我们不遮掩、不回避、不懈怠,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奋进2023,我们凝心聚力、团结奋斗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建设“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和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关键之年。开局之年当有开局之势,关键之年当有关键之为。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认真贯彻省委“五个聚力”工作要求,坚决扛起“走在前作表率”的使命担当,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先人一步谋发展、快人一拍抓落实,更好破解“两难、三难、多难”问题,努力实现“既要、又要、还要”目标,以实干、实效、实绩推动争先、攀高、进位,一步一个脚印把中央活力区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图景,让中区群众的生活越来越舒适、日子越过越幸福!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十七届四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中央活力区,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作出中区贡献。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力争更好结果;固定资产投资(非房)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保持在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控制在2.5%和5.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南川河、湟水河断面水质、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完成市定目标,能耗强度、主要污染物减排控制在市定目标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开展八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区域协同,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按照“北优、中起、南兴”发展战略,强化与辖区“一委一园”协同合作,积极构建“大中区”发展格局。

优化北部城区。提升改造传统商圈,推进中心广场北扩、南门大世界、水井巷中央商务区等项目二次招商,焕发传统商贸区新活力。强化服务业引领带动作用,引进国内外特色品牌,优化步行街业态结构,加快建设集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品牌商圈。全面盘活闲置楼宇和存量资产,“一楼一策”开展招商推介,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总部企业,做大做强“总部经济”。

崛起中部南川。完善市民中心周边配套服务设施,推进建设一流综合性办事服务平台,以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吸引更多企业到南川投资兴业。依托冰壶馆、冰球馆,配合举办国家和省市各类冰上赛事活动,提升南川片区“热度”。加快万科城、远洋天铂等周边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动综合体育中心等项目落地,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

振兴南部新城。健全与“一委一园”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园区产业与城区一体规划、功能融合、空间整合。积极承接南川工业园区产业溢出效应,引导人口、消费向南部新城流动,加快南部片区城市功能配套,合理布局居民社区。挖掘生态田园、旅游度假、民俗文化等资源禀赋,实现从单一“生产”园区向“生产、生活、服务”综合功能区转换,推进特色乡村旅游业态发展。

(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夯实投资增长硬支撑。精准把握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投资趋向、资金流向,健全重点项目谋划调度全周期管理机制,推动项目数量、建设质量、投资总量“三量齐升”。

狠抓项目投资。围绕中央活力区目标定位,做到主动对接跑在前、政策支持抢在先,谋划储备打基础、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年内储备项目81项,总投资65.92亿元。聚焦基础设施,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燃气管道更新、道路大修整治等尽早开工建设。聚焦社会事业,实施北大街小学改扩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市政利民等项目。聚焦新商贸流通,加速盘活水井巷商业文化旅游街区、三园总部经济大厦,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狠抓招商引资。实施招商引资六大行动,下大力气“跑出去”招企业、引投资、促合作,梳理储备麒麟名都综合体高端服务配套等项目11个,引进“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园”“创业咖啡街区”等新业态,力争实现省外到位资金13.2亿元。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扎实开展“政策送上门”“问题大收集”系列活动,招引更多企业落户西宁、择址中区。促进消费回暖升级,谋划打造后备箱集市、音乐角市等消费场景,鼓励商业综合体发展“首店经济”,持续创造消费需求、挖掘消费空间。

狠抓要素保障。打好要素保障攻坚战,建立健全“专班抓项目、专员跟企业、专项解难题”工作机制,大力解决重大项目土地、资金等问题,以最快速度让项目获得最优资源要素。推进政银企、政银担多领域合作,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全面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年规上限上企业数量增长10%以上、市场主体增加1000户以上。推行“一对一”全程代办(陪办)“保姆式”服务,真情实意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排忧解难,让招商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各位代表,项目建设是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我们将秉承“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精神,谋攻坚之举、聚攻坚之力,擂响战鼓大干快上,迅速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

(三)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立足资源禀赋补短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三乡工程”为统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守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实施成品粮应急储备工程。加快推动全省首座蔬菜主题公园落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旧棚改造等项目6个,投资2260万元建设塘升公路、上下野牛沟产业路。打造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典型各1个,促进园区产业、生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业融合发展。

促进农村宜居宜业。实施享堂村等村庄规划编制,推进总寨镇田园综合体、南酉山村生态文化旅游、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项目,加快路、电、水、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向村覆盖、向户延伸。常态化开展农村危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和村庄清洁行动。依托山水资源、民俗文化和特色产品,挖掘“银发经济”社会热点,加速打造全省首个田园养老示范区。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围绕农业生产、仓储物流、劳务服务等领域做强村集体经济,盘活使用二运驾校原址等闲置土地430亩。对接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向技能型转变,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进一步强化“扶社贷”“惠农贷”等金融产品富农惠农效应,加大新型农业产业主体培育力度,对接落实担保资金800万元。

(四)全力推进生态保护,积蓄绿色发展新动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筑牢绿色屏障。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工业废气、渣土扬尘、餐饮油烟等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确保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以上。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南川河母亲河复苏行动,投资1500万元实施吊沟等7条沟道小流域治理项目,争取南川河基础设施维修与清淤工程落地,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秸秆综合收集处理、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不断提升土壤环境质量。

提升绿色本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林(草)长制落地落实,持续巩固“四治”、生态图斑整治成果,“零容忍”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高标准实施国土空间绿化,巩固管护区绿化成效,实施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项目,加快建设林业灌溉管网和高标准网围栏项目。精细管护城区绿化,补植补栽裸露地块,完善绿地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庭院绿化景观,打造香格里拉“口袋公园”。

推动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八大行动,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整区试点项目,启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升级改造项目,年内完成清洁能源节能改造349户7.3万平方米。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让绿色环保融入生活、融入日常。

各位代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一定竭力守护好中区的生灵草木、绿水青山,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五)全力推进精细治理,不断提高城市美誉度。认真落实“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大要求,从细微处着眼、由点滴处入手,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质,让“面子”更靓、“里子”更实。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投资2700万元实施南关街、花园北街等4条道路管网建设,改扩建老旧公厕5座,全力推进垃圾分拣中心建设项目,配合推动时代大道南延工程落地。投资1200万元实施民主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推进路桥片区等6个项目征收工作。实施南北大街、申宁路人行道改造工程,建设海绵城市道路3条,安装3座人行天桥遮雨棚和新城大道(园丁路—明昊路)沿线路灯。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街长制工作落实,打造一支标准化城管执法中队,常态化开展城管无人机航拍巡查。加快缓解“停车难”问题,新建公共停车泊位200个。深入推进高原洁净城市三年行动,加大违法搭建整治力度。巩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成果,不断提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市容市貌治理,推进“门前六包”履约星级评定。建立违规户外广告动态清零机制,巩固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城市环境。

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统筹开展主城区城市更新和老旧片区改造,投资1.1亿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3135套,投资1.27亿元实施老旧楼院基础设施配套48个,加快推进南川片区城中村改造。持续开展城中区物业整治三年行动,实施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提升工程,小区物业管理规范化达标率70%以上。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打造时令花卉景观小品,营造道路花街景观19条。

(六)全力推进民生保障,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办好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推行校企合作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深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团职能,搭建辖区重点企业与中高职院校就业服务平台,升级“带岗”“推岗”线上直播引才模式,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企一策”就业服务,统筹解决企业招工难、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大力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确保每一个农民工都能拿到辛苦钱。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坚持“五育并举”,深化“满天星”阅读工程,提升区级实践基地育人水平,擦亮国家级劳动教育实验区品牌。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施春晖小学、观门街小学等建设项目,新增学位4000余个。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开展“点亮课堂”等强课提质行动,丰富课后服务资源,推进“双减”工作落实,加快打造基础教育核心区。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落实救助工作“五个百分百”,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救助网络,推动低保、特困人员应保尽保。依法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合法权益,举办儿童主任(督导员)培训班,开展残疾人、老年人等辅具个性化适配。实施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完善幸福食堂老年人补贴良性循环机制,扩大农村“老年之家”覆盖面,推动老年养护中心投入运营,切实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

推进健康中区建设。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强化老年人疫苗接种和健康管理,全力做好“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防护救治,平稳有序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建成运营城中区人民医院,推进医联体深度融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发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引领作用,推进中藏医馆提档升级,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宣传,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持续抓好文旅融合。坚持雕刻文芯、赓续文脉,主动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持续打造“文脉城中十个一”文化工程。投资1800万元实施文峰碑道路提升项目,力争年内综合体育中心项目主体建筑封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恢复文峰碑自行车邀请赛,打造笼式篮(足)球场4处,建设前营街城市书房。以西路军纪念馆、宏觉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发展复合型、体验型红色旅游,打造具有网红效应的精品旅游线路。

各位代表!民生连着民心,我们将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民生实事,在新的一年里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福祉,努力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七)全力推进隐患整治,切实筑牢安全防护网。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让发展更有保障、更加安全。

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防汛减灾等各领域安全监管,实施龙泰路自然灾害治理项目,加快推进“三无”楼院安全隐患排除工程。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全面深化安全知识宣传,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稳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网格化治理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用网格员,着力推进网格治理规范化、制度化。深化“五治”融合治理,充分发挥“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红色物业”“邻里牵手”微信群等机制作用,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推动社区“石榴籽家园”全覆盖,引导各族群众当好每一个“石榴籽”,促进全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防范化解其他领域风险。深化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实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保责任全覆盖,推进质量强区建设进程。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建立闭环跟踪落实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动态监管直达资金,推动预算管理全流程规范化运行。加快区属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进“智慧矫正中心”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打造“星级司法所”,提升社区矫正教育管理效能。充分发挥气象服务站作用,完善“叫醒”“叫应”机制,枕戈待旦守护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全力推进政府建设,有效提升工作执行力。牢记“三个务必”谆谆教诲,始终保持高的站位、严的标准、实的作风、廉的底色,切实做到政治过硬、担当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政治建设。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总书记有号令、上级有部署、区委有要求、政府见行动”。

强化作风建设。敢接“烫山芋”、敢啃“硬骨头”,下大力气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增强为民服务本领,持续提升行政效能。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不遗余力为基层减负松绑。严格执行“710”督查和重点事项督办制度,不断锤炼抓落实能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落地落实。

强化法治建设。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持续强化审计和统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加强领导干部法治学习教育,争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

强化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若干措施,深入整治“特权思想、违规吃喝、圈子文化”。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坚决惩治违规干预和插手工程建设项目等突出问题。强化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廉政风险管控,维护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时代因奋斗而进步,事业因实干而出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以动如脱兔的干劲、突飞猛进的冲劲、大展宏图的拼劲,加快建设中央活力区,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中央活力区团结奋斗!

有关用语说明


1.六个现代化新青海: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新青海、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创新开放的现代化新青海、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青海、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青海、政治清明的现代化新青海。

2.“三沉三跑三发挥”:“三沉”指下沉到批零住餐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行业协会;“三跑”指跑向省市级部门、服务业重点支撑企业、重点要素保障企业;“三发挥”指发挥好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减税降费政策工具作用、营商环境保障作用。

3.“双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在信用体系平台。

4.“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5.“123+N”:“1”指一以贯之落实社会救助各项政策,“2”指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和救助协理员两类人员核准作用,“3”指“主动发现、家计调查、审核审批”三项步骤,“N”指以多种方式对符合条件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精准救助。

6.“救助工作五个百分百”: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镇(街道)社会救助派遣人员、镇(街道)社会救助经办人员、民政部门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市级社会救助经办人员五级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对在册保障对象、疑似救助对象、存疑对象进行百分百入户走访。

7.一委一园”:南川综合开发项目管委会、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

8.首店经济:指在行业里有代表性的品牌开的第一家店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9.银发经济:围绕中老年人群体展开的一系列消费行为与经济现象,又称老年产业、老龄产业。

10.“四治”:治山、治水、治气、治城。

  11.“五治”: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

上一条:城中区2023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条:城中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关闭

主办单位: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340 (青ICP备190004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1030005
网站联系电话:6271091  劳动保障维权电话:6163883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城中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8236019  城中区统计违法举报邮箱:czqtjwf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