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2025年,六一桥入湟断面水质平均值持续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1月份城中区空气质量优良比例为100%,未发生辐射及土壤污染事故。
(一)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建筑工地开(复)工联审联批工作;持续加大餐饮服务业整治力度,检查企业VOCs收集设施运行情况。稳步提升辖区客气质量。重点开展散煤燃烧全面整治,一是“地毯式”摸底排查,辖区内存在散煤燃烧经营性商铺702户。截至目前,联合区城市管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各街镇共出动执法人员420余人/次,发放《关于燃煤散烧管控工作致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和《燃煤散烧整治告知书》共1300余份,排查车辆120辆/次,清理堆煤场5家,拆除和停用经营性场所燃煤散烧设施363户,剩余339户经营性商铺承诺近期拆除完毕。二是411户自建房和71户老旧小区已申报2025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项目,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开展低氮燃气锅炉改造专项整治。三是对辖区35家单位的低氮锅炉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委托第三方开展污染监测机构对低氮锅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排放浓度是否符合标准值进行检测。目前完成47台检测,43台达标,4台超标,剩余10台因锅炉出现故障,检测数据不准确,正在进行复检。对于超过低氮改造标准限值的锅炉要求责任单位加强锅炉维护保养,定期检查锅炉燃烧系统,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保持高效燃烧。实时监控各项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及时调整运行参数。并定期进行烟气检测,确保排放达标。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掌握低氮燃烧技术和设备运行规范,制定严格的排放管理制度,明确责任。
(二)水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对辖区60处入河排口全面排查检查,标识牌完好、无遗失破损等现象,未发现反弹及新增排口。沈家寨桥5处异常排水排口,已由责任单位完成整治。二是针对“长江桥东侧5米南岸雨水排口异常排水问题”,对排口上游沿线管网进行溯源排查为地下水,同时由三方监测单位对排出水体现场进行取样监测,水质达标。三是为加强对辖区地表水的安全管理,及时了解掌握南川河水质现状委托三方单位每月对南川河奉青桥断面、洪水桥断面、杜家沟入河口等断面进行采样监测,经测,水质均达地表水Ⅲ类标准。
(三)土壤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对辖区7家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进行专项检查。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持续开展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经查,城中区无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利用全国污染源排查、信访投诉筛查、日常巡查等多种手段,加大辖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排查力度。经查,城中区无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无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2025年以来,共审核处理全国固体废物大数据信息系统信息21条,完成管理计划备案11家。对辖区32家产废单位(医疗机构8家、印刷厂2家、检测机构1家、汽车修理厂12家、加油站9家)进行检查,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危险废物产废单位规范管理。
二、重点项目开展情况
(一)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项目。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项目,实现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双提升,填补农村生活污水管网覆盖空白区。实施逯家寨村、南酉山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污水管网18.79km,检查井1057座,化粪池8座,污水提升泵站2座,估算总投资2057.22万元,已完成项目采购意向公示,并配合区自然资源和林业局推进项目提级论证等前期工作,争取6月份开工建设,年内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并投入使用。
(二)大气污染防治项目。一是计划实施西宁市城中区2024年燃气锅炉低氮改造补助项目(第二批),项目选取辖区范围内的16台54蒸吨燃气锅炉开展低氮改造工程,项目已通过省级评审,并申报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库,目前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70万元已到位,改造工程完成后估算氮氧化物年减排4.76吨。二是对禁煤区沿街商铺和部分自建房住户散煤使用情况全面摸排,通过“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方式,加强与建设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申报清洁能源改造项目,申报了2025年“煤改气”项目,对辖区内118户居民实施“煤改气”工程,目前,争取到专项资金35.4万元。
三、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
2025年及第十五个五年规划时期,城中区生态环境局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锚定更高目标,聚焦生态领域锻底板、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深化生态保护、治理、服务机制创新,系统解决生态环境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面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确保南川河断面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协调督促各类环保督察,动真碰硬整治突出环境问题。科学编制城中区“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系统谋划“十五五”重点生态治理项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决守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大后方。
(一)以禁燃区高污染燃料清零为目标,推动辖区空气质量稳中向好。按照“源头管控、疏堵结合、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工作思路,持续改善冬春季辖区空气质量,完成2024年燃气锅炉低氮改造补助项目(第二批),同时切实做好燃煤散烧专项整治工作,加强煤炭市场监管力度,对散煤网点清零区和已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的区域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对禁煤区沿街商铺和部分自建房住户散煤使用情况全面摸排,通过“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方式,加强与建设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申报“煤改气”“煤改电”及燃气锅炉低氮改造补助项目,争取2025年12月底前主城区清洁取暖做到全覆盖,鼓励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使用清洁能源。加强工作联动,不定期对散煤监管形势、问题隐患和阶段重点任务进行分析研判,持续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二)坚持系统施治,拓宽“无臭味城区”建设深度与广度。聚焦“消除城区异味”工作目标,在建设试点的工作基础上,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做法,梳理短板弱项,健全主动发现问题机制,完善精准溯源的整改机制,制定《巩固无臭味城区建设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治理成效,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推动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坚持各部门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坚持预防与整治相结合,加大监督管理,对背街小巷、老旧楼院等重点区域开展排查,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查处一处”,增强从严执法震慑力,以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作为重点,进一步整治辖区臭味扰民问题,全力守护清新空气质量,提升群众对城区环境的满意度,争取异味扰民类投诉举报数量呈逐步下降趋势,打造“干净、清新、宜居”的城区环境。
(三)全力打造“宁静城区”,探索噪音扰民精细化管控新路径。针对目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夜间施工噪声扰民投诉,探索“高效办理、源头治理”工作路径,与城市管理等相关部门进行联防联控,提前介入,源头治理,对重点工地、重点区域开展夜间施工噪声精细化管控,由“有诉必应”向“未诉先办”主动延伸,提升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幸福感。制定《西宁城中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部分条款部门职责分工方案》,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强化环境噪声日常监管,以道路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为重点,加大整治力度,开展噪声整治联合执法专项行动,通过多部门协同配合,提高监管效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将噪声污染问题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改善辖区声环境质量,营造全民、全社会共同维护宁静生活环境的良好氛围。
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城中区生态环境局
202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