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制定和实施好我区“十四五”规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及区委十六届十次全会精神,是阐明区委战略意图、谋划我区未来五年乃至2035年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全面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绿色幸福中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起草背景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纲要》起草工作。2019年以来,多次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题会议、“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对接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西宁市对中区提出的“十四五”期间发挥“中芯”城区和南川带动优势,突出城市更新、商贸会展、历史人文特点,建设中央活力区总定位,经过规划编制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反复研究修改,在广泛征求、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形出了提交本次区常务会审议的《规划纲要》稿。
这次《规划纲要(审议稿)》起草,区委区政府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先后对21个单位、8个镇(街道)集中开展了14个“十四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开展“我为中区现代化建言献策——“十四五”西宁中区发展大家谈”活动,专门召开区“十四五”规划专家学者、基层代表、党外人士座谈会等会议,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尽可能为高质量谋划“十四五”发展凝聚智慧。《规划纲要》初稿形成后,分别向区县级领导和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征求意见建议。
二、规划纲要主要考虑
“十四五”规划纲要起草的考虑是,严格遵循党中央《建议》提出的“五个坚持”重大原则、省委《建议》提出的“五个重要关系”、市委“一个深度融入”“三个走在前列”“实现五个新跨越”的基本要求,结合区情实际,注意把握了以下5个方面:一是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体现省市区建议的政治属性。二是突出了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和区委十六届十次全会精神这一指引,确保重大决策部署在中区落地生根。三是突出规划衔接协调机制作用,加强与南川工业园区、南管委和区属各单位规划之间的有效对接,切实做到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四是突出了规划指标制定的科学合理性,对“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18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严格测算,依照西宁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指标和我区实际情况围绕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绿色生态、民生福祉、安全保障六方面确定预期性指标12项,约束性指标7项。五是突出了深度融入国家、全省和全市战略这一方向,抢抓战略机遇期,发挥“中芯”城区和首善之区优势,打造中央活力区。六是突出了宏观性、原则性和指导性,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乃至面向2035年我区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和实践行动纲领。
三、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规划纲要(审议稿)》3大板块,共12章。
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其中,第一章,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社会治理和深化改革6方面总结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定量评估“十三五”规划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城中区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着力解决城区北部和南部发展不均衡问题,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提升基础设施能力,加强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培育出引领中区加快崛起的新动能。第二章,提出“十四五”时期城中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打造中央活力区总体目标,按照“一中芯、两高地、两集聚、五建设”总体要求,实施“北优中起南兴”的发展战略,遵循省委、市委提出的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我区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行了展望,从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城区文明实现新提升、民生福祉取得新进步、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城区治理达到新水平等6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加强与省市“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的承接,初步建立起包括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绿色生态、民生福祉、安全保障5个方面19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
第二板块为分论,包括第三章至第十一章。总体上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省委、市委《纲要》框架结构来组织。第三章,推动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宜居中心城区。提出了打造生态宜居中心城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完善生态文明机制等重大任务,谋划了流域生态治理修复、享堂沟建筑垃圾消纳场改造和公园绿地建设等一批重大工程,部署构建宜居生态格局,营造宜居新环境,持续推进大气、水环境、土壤污染防治,加快形成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低碳化,建立健全生态环保长效机制等一系列举措,着力建设生态宜居中区。第四章,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打造城乡融合示范区。提出以做优北部老城、崛起中部南川、振兴南部新城“北优中起南兴”的发展战略,构建“一轴、两带、三核、多点”的生态空间发展格局,着手打造北部城区文旅商体融合发展区、中部南川中央活力商务区、南部新城城乡融合协同发展区为三大功能区。加快完善城区路网体系,增强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谋划了道路桥梁提升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人文城区建设等一批重大工程,全面提升城区发展品质,建议增加推动城中—湟中一体化协同发展等内容。第五章,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兴盛,着力打造城市文脉核心区。大力弘扬中区历史人文精神,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与发展,推进全民健身体育事业,全力建设城市“文脉核心区”。谋划文物古迹保护开发、元树花园河湟民俗文化特色小镇建设、莫家沟、上下细沟三村乡村旅游和城中区综合体育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现代文旅融合产业,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壮大提升体育产业,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精品文体赛事品牌。第六章,推动商贸赋能升级,创建特色产业集聚区。提出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产业升级、推进工业经济发展量质齐升等重大任务,谋划了水井巷文化旅游街区、中心广场情景式主题购物公园、新唐道、麒麟名都-奥特莱斯、中小企业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七章,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争创乡村振兴先进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扩大优质农产品供给,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谋划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教育振兴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一批重大工程,部署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实现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八章,增进民生福祉,创造美好幸福中区。提出了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高水平建设基础教育核心区、深入推进健康中区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重大任务,谋划了沈家寨学校、城中区人民医院、元堡子片区开发建设等一批重大工程,部署提升就业质量和创新创业服务、全方位推动教育提质增效、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妇女儿童青年更好发展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增强全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九章,扩内需促开放畅循环,构筑开放型活力区。充分发挥城中区国内产业循环重要补充联结作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等国家战略,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为战略基点推动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构筑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面释放消费潜力,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对外交流“朋友圈”。第十章,完善治理体系与能力,着力打造治理创新先行区。提出了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推进新时代法治中区建设、全面提高社会安全保障能力等重大任务,积极探索中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谋划了城中区“雪亮工程”建设、应急系统基础建设等项目,推行了乡镇(街道)管理体制、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第十一章,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区。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市政公用设施安全,健全安全生产体系,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完善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维护国家安全,统筹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把安全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确保全区社会大局稳定。
第三板块为结尾,包括第十二章,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规划有效实施。主要阐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城中区发展的强大合力。按照要求,制定全区“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衔接机制,将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落实规划的分类实施机制,确保区委区政府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