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林长制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2023年以来,城中区坚持以“林长制”助“林长治”,大力推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努力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的“幸福靠山”。
构建责任体系,夯实林长责任。认真履行林长制工作职责,建立区、镇(办)、村(社区)三级林长制工作体系。成立1支森林草原防灭火督导队、6个巡查梯队,安排230名生态护林员做好辖区45处森林防火卡点值守巡查工作,采取“天上看、地上查”的立体监管措施,切实将各类野外违法违规用火行为发现在初始,制止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累计出动32874人(次),车辆7776台(次),劝返人员20270人(次),车辆4351台(次),清理坟茔周边及重点区域可燃物面积达8601亩。
强化绿色服务,提升管护质量。积极开展森林资源管护和生态修复,扎实推进2020-2023年度南山绿化区和南北山三期绿化管理养护服务项目,巩固提升58932.72亩管护区绿化成效。统筹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600万元实施高标准网围栏建设项目、林业生态综合开发项目。充分利用自然监察数字化指挥中心视频监控系统,依托113个森林火灾野外监控摄像头加强动态监测,切实形成“一网统揽、一平台统筹、一套长效机制”的火情监测和实时监控格局,同时,借助无人机充当“空中安全员”,实现东、西两山监控全覆盖。严格林地审核审批,全面排查处置毁林开垦、工程建设等各类违法使用林地问题。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完成2023年第一季度森林督察9个图斑整改销号工作,努力为中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壮大绿色动能。
坚持生态优先,守护绿水青山。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计划完成国土绿化4万亩,不断扩大植树造林成效。按照“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积极开展森林保险工作,完成76876亩公益林投保任务。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为基础,坚持工程化造林与社会化造林相结合,不断拓展林草空间。进一步活化森林资源产权要素,加强森林草原碳汇研究监管,深化林业和草原改革。实施亚洲开发银行贷款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生态治理与保护项目、黄河上游西宁湟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试点示范项目等标志性工程建设,努力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