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中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兴水的重要论述及省市河湖管理工作要点,以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目标,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在河湖管护上走在前、作表率。
坚持治水有责,高站位推进河湖管护常态长效。一是从严落实河湖长制。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持以上率下、牵头抓总、带头巡河,先后42次深入现场研究部署、督导推进河湖管护相关工作。2023年,区级河湖长巡河50次,示范带动全区各级河湖长及巡河员巡河1.6万人(次),劝导不文明行为1260件。二是修编“一河一策”实施方案,严格落实《联防联控联治协议》,跨区域联合巡查2次,整改市级交叉检查反馈问题34件,发送工作协调函23份,督办转办河湖问题21件。建立健全“问题巡查、督办落实、整改销号”闭环工作机制,开展河湖领域专项排查整治及沟道专项治理行动,累计上报动态30期,整改问题106件,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强化多长制内部的体系整合,试点推行“民间两长”融合机制,以精准治理助推生态环境的系统治理。多维度探索河湖治理新模式,利用中新网、学习强国等渠道开展河湖保护宣传22次,南滩街道办事处新青社区河湖长被评为“市级节水监督员”并提名“最美河湖卫士”。制度化建立“专项+专班”无人机巡河队伍,实现河湖环境问题“动态有拍摄,随时能监管”。累计出动无人机903架(次),反馈涉水环境问题1592件,均已完成整改。
坚持管水有策,多举措推进河湖管理有能有效。一是落实《西宁市关于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生态空间管控的若干措施》,落实涉河建设项目备案2个,核查整改水利部反馈河湖遥感图斑5宗。圆满完成市委湟水河流域河湖长制专项巡察及整改工作,立整立改巡察暴露六大类问题22项及市委主要领导“四不两直”巡察反馈问题3项。二是推进“清四乱”“清河行动”纵深发展,清理河湖沟渠垃圾2186吨。排查整治“四乱”及妨碍行洪突出问题3宗,完成南川河洪水桥至六一桥段河道应急疏浚清淤工程,清淤6万余方,巩固黑臭水体零新增零反弹治理目标,对辖区内9处已治理的黑臭水体状况开展“回头看”20次。对南川河奉青桥断面、洪沟渠入河口等5处断面水质进行采样检测,共采样点位170个,上报水质专报51期,六一桥入湟断面水质平均值持续稳定达到Ⅲ类标准。三是健全现有33处入河排口“一口一策”整治清单,27处排口已完成规范化建设,6处排口已完成规范化整治。加大湟水河、南川河干支流沿线巡查力度,累计巡查150次,封堵污水排口6处,疏通溢流口6处,整治雨污混接点位69处,修复破损管网3处。下达《排水用户责令改正通知书》89件,办理排水许可21件。
坚持护水有力,强担当推进河湖治理走深走实。一是积极争取涉水项目实施,项目总投资突破亿元大关,投资1514万元实施国家水土保持西宁市城中区东、西山小流域(片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投资7458.71万元实施南川河支流莫家沟、上下细沟流域及享堂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15295.78万元,实施城中区48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投资110万元,实施城中区化肥减量增效试点项目。二是完成谢家寨村以及七一路沿线7处点位泉水整治工作,更换河道沿线破损(老化)公示牌32块,安设缺失(破损)修复井盖井边71处,修复护栏、箱涵及溢流管网等基础设施122处,清掏南川河世行项目污水管网外溢检查井221处,修补人行步道512平方米,维修湟水河南岸箱涵地基及挡墙157米,分段安设南川河拦污网4条,安装水旱灾害预警喇叭15处。三是组建防汛应急救援队伍,加密河湖沟渠、涵闸桥梁等重点区域巡查频次,本年度累计发送雨情预警信息4697条,山洪快报122期,采购储备防汛物资1735件。落实青海省地震灾害应急二级响应,组织各镇办开展河湖震后妨碍河道行洪问题排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