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中区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林(草)长制工作决策部署,牢记“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构建齐抓共管、全域覆盖的林(草)长制工作格局。
以林(草)长制为抓手,推进林草资源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的重大要求,以保护发展林草资源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党政同责、属地负责、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定期召开总林(草)长会议,听取专题汇报3次,全面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全区83名林(草)长对14.02万亩林草地实现网格化管理,累计完成巡林巡草2741次,发现并解决问题115件。二是构建“发现问题—交办跟进—经验总结—学习借鉴—宣传推介”工作思路,向镇(办)下达“一书一函”32份,整改问题30个,真正把“有解思维”从理念认同固化为行动自觉,打造出具有中区特色的林(草)长推进落实体系。三是建立“林(草)长+河湖长”“林草+司法”联动机制,以法治力量推动林草资源保护高质量发展,联合开展巡林巡河188次。同时,发布总林(草)长令2份,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协同推进林草资源管护。
以精细化管理为载体,带动城区绿化水平提档升级。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的重大要求,结合实际开展城区园林绿化“精管细养·推新固绿”行动。一是为切实巩固好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在重点区域补植补种苗木14.08万余株,各类宿根植被2445株,播种草籽550公斤,全面提升城区绿化景观效果。二是深入打造生态文明典范城市、高原“绿谷”城市,在17处主要街道摆放各色牵牛等时令花卉130万余株,有效提升城区绿化效果。三是按照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质量标准,扎实开展城区绿化苗木春灌、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工作,累计浇水4.3万吨、树木涂白4.4万株、修剪绿篱16.3万平方米、修剪干枯枝6673棵、施肥18.5吨、清理垃圾6509吨。
以项目建设为引领,推进国土绿化提质增效。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重大要求,科学开展国土绿化,通过项目带动,城中区森林覆盖率30.08%,空气优良率93%。一是投资850万元,完成2万亩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项目;投资180万元,开展9000亩森林抚育项目,目前已完成80%;二是投资3100万元,实施生态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目前正在招标阶段,计划月底进场;投资624万元,实施网围栏建设项目,目前正在对接上级主管部门,待批复后开展后续工作。三是组织全区各单位开展“春风十里·‘植’此新绿”植树活动,栽植各类苗木15.4万株,撒播花种800余公斤。目前,全区义务植树尽责率95%,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契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紧紧围绕贯彻落实“要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重大要求,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强化林草资源保护。一是建立“区、镇(办)、村(社区)、第三方管护公司、护林员”五级“双护”责任体系,召开森林防火及安全生产会议26次,开展防灭火培训54次,防火安全检查168次,立整立改各类安全隐患115处,巩固提升林草资源保护成效。二是全面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建立防火巡查台账,根据巡查情况及时下达提醒函,做到严防死守;做到“挂图、制度、宣传力度、物资储备”四个统一,开展宣传活动10次,清理可燃物9000亩。三是召开联席会议2次,统筹安排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多部门联动开展“清风”“网盾”行动,持续形成保护野生动植物高压态势。妥善解决西大沟垃圾填埋场挂牌督办销号,从根源上解决了问题,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督察局及上级林草部门一致好评;完成26个森林草原督察图斑整改销号,全年有害生物有效防控面积8.6万亩,在全市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