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群众享实惠、基金保安全、医院获发展、企业得成长”良好氛围,城中区立足民生保障,创新方式方法,将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转化为医保惠民实效,坚决守住医保基金安全底线,奋力谱写医疗保障惠民、暖民、便民新篇章。
实施“惠民攻坚”行动,强化“精准医保”建设。构建“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四级保障网。推进扩面征缴全覆盖。先后组织召开参保征缴工作会议5次,以打造区、街镇、村(社区)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为网底,做到医保部门、街镇、村(社区)上下联动、横向配合、共同参与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征缴格局。截至目前,2023年参保人数共193727人,参保率100%。织牢医疗保障“兜底网”。加强特殊困难群体规范管理,构建医保、民政、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协同发力新格局,健全特殊困难人群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做到资助对象全面覆盖、不重不漏。上半年,共核查特殊困难群体参保3397名。做好医保基金支出工作。截至目前,基金共收入1900万元、支付转移34.98万元、一次性返还64.06万元、职工生育金995.73万元、支付职工医疗费用244.19万元、支付居民医疗费用0.94万元,共计支付医保待遇基金1339.9万元。
实施“利剑护航”行动,强化“安心医保”建设。始终把加强基金监管作为医疗保障工作首要的政治任务,按照“堵漏洞、强监管、重惩处、严震慑”总体思路,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引导行业发展“自律化”。在全区定点医药机构中开展医疗保障服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重点围绕医保基础管理、医疗费用结算、信息管理等六个方面内容进行建设,全面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促进行业诚信共建、规范基金管理。上半年,共有5家定点零售药店被评为诚信示范门店。实现基金监管“常态化”。通过常规检查、现场突击检查、设立举报热线等形式,增强基金监管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医疗保障基金使用效率,实现医保基金全方位、全流程、全环节监管,努力构建全社会“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26家,定点医疗机构6家,解除医保服务协议1家,拒付违规费用910元并处以5万元违约金。
实施“提质增效”行动,强化“幸福医保”建设。将党建工作与医保服务充分融合,培育敬业奉献、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医保精神。“医保讲堂”提升服务能力。以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为工作目标,实行分级、分类、分岗的“菜单式”精准培训。上半年,共开展业务骨干轮番授课、业内专家授课5次。“先锋模范”引领创新发展。以党员志愿服务队为抓手,依托“党员责任区”“红色先锋岗”“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党员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务实的工作作风、高效的工作效率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的医保服务。上半年,“红色先锋岗”解决问题35条。架起经办服务“连心桥”。坚持党建赋能、问题导向,打造优质服务窗口。设立政策咨询引导员、企业自助办理区,方便企业“一站式”进行网厅申报。全方位聚焦企业需求,当好“指导员”“帮办员”“代办员”,提升职工窗口申报效率,让医保服务和企业需求无缝衔接。上半年,共帮办代办企业6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