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城中区坚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出发点,深化医疗改革,创新工作举措,不断满足群众健康新需求,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合理整合医疗资源,提升服务水平。一是继“杏林讲堂”之后,组建城中区中医医联体,以青海省中医院为牵头帮扶、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签订《医联体协议》,坚持中西医并重,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新期待。二是依托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青海省藏医院、青海省中医院帮扶专家查房、培训,拓展新技术新业务。积极开展在职在岗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截止目前参加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共6次,派遣5名中藏医科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中藏医中短期进修。
强化中藏医药管理,开展特色服务。一是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以重点人群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每年为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等提供中医健康指导,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引导人民群众更全面地认识健康,自觉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目前为重点人群提供中医健康指导16624人次、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宣传11次、开展中医药讲座7次、组织中医药专家义诊5次、进行中医药咨询活动3次。二是打造社区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品牌,形成一套独特、临床疗效确切,群众易于接受的中医诊疗方法,主要涵盖小儿常见病贴敷疗法、肥胖等特定人群的埋线疗法等,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三是依托藏医专家帮扶,开展药罐、熏蒸疗法、石疗、格宁、能秀、铜罐、藏药药膏贴敷、藏医艾灸、道斗疗法、藏药足浴、尿诊等九项藏医外治适宜技术。开展岐黄针、梅花针、头针、艾灸、刮痧、推拿、放血、三伏贴、埋线、推拿、火针、耳针等多种中医适宜技术。截至目前,中医总诊疗人次20317人,占总诊疗人次的28%。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积极培养人才。一是辖区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云鹊医”平台线上进行中医技术学习,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知识、中医适宜技术、刮痧、拔罐、针刺、艾灸、敷烫熏浴、骨伤、肛肠、推拿、气功、烙治等课程,大大提升了中医医师的业务技术能力。二是邀请省内外专家连续两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岐黄针项目培训工作,通过现场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进行中医教学,共计400余名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培训。目前接受岐黄针治疗人数为623人,实地培训全省岐黄针技术人员8人,显效率达到85%以上,现正在筹备申请市级岐黄针培训基地。
发挥中藏医药特色,助力疫情防控。疫情防控期间坚持“未病先防、既病防传”的治未病思想,防治结合,积极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中的特色和优势。一是组织名医工作室团队定期发布预防疫情中藏药处方,对前来就诊的居民进行疫情防控知识、中医养生知识宣传,以“家医生签约”工作为契机,大力宣传、教授、八段锦等中医保健操,营造中医药浓厚氛围。二是利用中医药宣扶正气、芳香避秽等的作用原理,配备中药汤剂,免费给隔离人员、重点管控人员、一线职工等发放中药共5964份、中药香囊144个,中成药933盒。
文章来源:城中区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