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区人社局坚持弘扬法治精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探索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置路径,通过多元化调解助推劳动纠纷基层化解,为筑牢中区安全稳定贡献人社力量。
联动多部门走访企业,助企暖民解难题。联合区法院、区工会、区工商联、区发改局、区公安局、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深入8家少数民族用工企业,结合业务工作问诊把脉和宣传政策,用简洁朴素的语言答复了少数民族群众关于社会保险缴纳、加班工资支付、试用期和劳动合同待遇、休假制度等常见的问题,向企业和职工赠送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简明政策》20余册、发放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单100余份、民族团结宣传单20余份,既帮助企业解答规范用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问题,又提高企业防范化解劳资纠纷的风险意识。
组建多元化调解室,调动合作力量为民解忧。为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人社+法院”成立诉源治理“安薪”调解室、“人社+司法”成立劳动纠纷调解室和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调解室,调解员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心声,深层次了解双方矛盾根源、矛盾激化程度,理清劳动纠纷症结所在,建立情感交流和相互信任,逐步消除双方的抵触情绪,达成和解。2024年1-9月三个调解室累计成功调解劳动纠纷案件852件,其中少数民族案件101件,坚持“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真正实现“关口前移、源头预防”,更加有效保障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创新多渠道服务,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米”。畅通劳动仲裁立案“绿色通道”,优化立案审查流程,对已立案受理的少数民族欠薪案件,优先排庭、优先审理、简化庭审调查流程,缩短案件庭审时间,提高办案质效;推行“互联网庭审”,增加每周开庭排期数量,及时解决纠纷;以“一次开庭审结”为目标,实现案件快审、快结。探索召开“非工作日线上庭审”,有效解决当事人工作日上班、人在异地等难题;主动靠前服务,通过把仲裁庭下沉到社区、搬到园区、企业,使“坐堂问案”变成“上门服务”,以庭审观摩形式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使“流动仲裁庭”成为普法的前沿阵地。2024年1-9月共开展流动仲裁庭活动17次,处理案件22起,涉及22人62.7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