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头条新闻: · 城中区:靠前纾困,让群众不再忧“酬”    2024-04-19     · 城中区:“送戏下乡”进乡村 文化惠民暖人心    2024-04-16     ·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    2024-04-15     · 城中区开展“一学三促”宣传活动    2024-04-09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府工作报告>>正文

城中区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3-12-28 09:51  点击:[] 来源:城中区司法局

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城中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法治中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科学决策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依法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加强矛盾纠纷化解,持续巩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成果,稳步推进“法治中区”建设。现将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情况

2023年11月,城中区按照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要求,认真起草了《城中区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经区政府常务会和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修改完善后形成了《城中区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我区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报告公开要求,对报告内容在城中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开。

二、需要报告的重点事项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1.强化组织保障,落实主体责任。一是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区的集中统一领导,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区的主体工程和重点任务,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措施,全区上下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依托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及下设的执法、司法、普法协调小组和城中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二是通过组织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听取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等形式,明确年度工作要点、重点任务清单,专题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持续提升法治保障能力。组织召开城中区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会议,推动“一把手”落实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发挥述法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压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法治议事协调机构牵头抓总作用,将“述法”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终述职报告内容。完善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等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2.增强履职能力,确保工作实效。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决策部署,按照《城中区法治政府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全面督导检查、查找短板弱项、明确改进措施,形成总体有规划、年初有部署、年终有考核的工作闭环体系,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入开展。2023年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检查3次。二是先后组织区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7次,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通过主要领导带头学、中心组成员解读学、专题讲座辅导学、交流研讨互动学等方式,有效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水平。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成效和特色亮点

1.坚持党的领导,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一是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建立《城中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工作任务台账》,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活动。抓住“关键少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今年以来,全区各单位开展学习宣传活动80余次。二是持续提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能力。将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作为普法重点内容,将宪法、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内容列入干部学法必修课程,将“述法”纳入年底考核。通过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水平。三是持续加强法治人才建设。举办城中区法治建设工作业务培训班、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训、行政执法资格培训等培训班7次,全面提升法治人才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区法治建设队伍人才培养。四是将法治建设重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将全区45个单位全部纳入法治建设考核中,其中所属镇(街道)8个、区级党委政府部门27个、人大和政协机关2个、法院1个、检察院1个、人民团体4个。在考核中统筹运用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年中考核、年底考核和增减分项,形成平时有检查、年终有印证的闭环链条,明确推动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回复办理情况纳入法治建设考核。五是开展区镇(街道)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制定印发《开展区镇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案》《西宁市城中区区镇两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事项指引》,深入全区8个镇(街道)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调查研究,明确区镇两级20项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事项,为强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2.推进“放管服”改革,法治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动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优化部门机构设置、职能和编制配备,开展2023年城中区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动态调整7个部门权责清单,调整事项106项,其中新增3项(民政部门3项),变更3项(教育部门3项),取消100项(文化和旅游部门91项、卫生健康部门3项、司法部门3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1项、生态环境部门2项)。稳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梳理41项改革事项,实行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管理方式,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持续推进“一证通办”,梳理发布涵盖社保、医保、市场、就业等88项“一证通办”事项。三是梳理“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按照“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件事窗口统一出件”的运行模式,设置“一件事”主题综合窗口1个,形成“一件事”联合办理登记表和“一次性告知单”。开展预约服务120次、帮办代办服务400次,线上线下办理“一件事一次办”套餐9127件。稳步推进政银一体化合作。与西宁市农商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推动政务服务体系外延,提升企业群众就近办理企业开办、社保保险、医疗保障、就业创业等46项高频事项便利度,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就近查”“银行办”,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五是坚持高位推进助企暖企。严格落实“政府主导+行业推进+工作组专项推动+联络员进企入场”机制,建立县级干部联点包保制度,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推送优惠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纾困解惑。截至目前,24位县级干部、20家区直单位、373名助企联络员已到岗工作,累计绑定帮扶企业934家,受理问题95条,办结率100%。

3.加强科学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成效显著。一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有效期、备案审查等制度,及时公布规范性文件目录清单情况。共对23份以区政府名义印发的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和规范性文件认定,其中3份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均按照备案程序向市政府和区人大进行备案。认真开展城中区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涉及青藏高原生态保护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涉及黄河流域保护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经梳理,我区无此类行政规范性文件。二是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依法决策,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要求,严把政府治理中涉法事务合法性审查关口,推动政府决策和行政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制定重大行政决策1件。三是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外脑作用。制定《城中区政府法律顾问规则》,坚持将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贯穿于政府行政决策全过程,协助政府处理各类涉法事务。区政府法律顾问审查区级文件(合同)34份,开展法治培训6次,评查全区行政处罚案卷92卷,协调处理行政复议案件22件,参与区级行政诉讼案件21起,为区政府重大事项决策提供法律意见。

4.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推进。一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做好行政执法领域编制实名制数据库动态维护工作,保证系统数据与实际相一致,对人员进出严格把关,确保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实时性、合规性,为改革工作打牢数据基础。助力推进应急管理和市场监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构建层次分明的执法机制。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开展食品安全领域专项整治,累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9000余家(次)。不断加大药品监管力度,开展药品安全质量监督抽检药品925批次。强化建设行业执法力度,查处国有土地上的违法建设7处。组织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规范使用。专项整治21所学校及部分幼儿园周边违法违规经营的商铺、摊点。开展涉及医疗机构资质、卫生技术人员、药品和医疗器械、医疗技术、医疗文书管理随机抽检。三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实施执法公示制度,以实行事前公示、规范事中公示、推动事后公示为载体,推动行政执法透明公开。积极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通过规范执法环节、加强设施配备、明确案卷要求,保障执法全过程记录规范和完整。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制度落实有力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四是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力度。成立城中区联合执法监督检查行动组,分两次深入生态环境保护等19个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形成书面通报,加强整改落实。集中评查并通报11家行政执法单位92卷行政执法案卷。指导区城乡建设局、区自然资源和林业局制定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于或者减轻处罚清单。制定《城中区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方案》,开展行政裁量权基准工作专题培训,加强行政自由裁量权基准的制定和管理工作。五是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加强刑事诉讼监督制约与协作配合关系,区检察院与城中公安分局召开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联席会,区检察院与城中公安分局、南川工业园区公安分局分别挂牌成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制定会签《关于加强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案件158件、监督立案21件、监督撤案12件。

5.加强组织机制建设,依法妥善处突加速形成。一是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制定印发《关于做好应急预案修编、培训和演练工作的通知》,明确应急处置基本流程、主要任务等内容。修订完善城中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防汛抗洪等预案10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组织区防汛办成员单位230余人开展城市内涝及次生灾害综合实战演练,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汛监测预警、信息资源共享、会商决策指挥、抢险救援联动机制。二是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引入第三方安全生产服务,发挥专家技术优势开展指导,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邀请专家对10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发现各类隐患24条。组织从事应急管理工作人员240余人参加“应急能力提升”专题网班,增强领导干部应急管理意识。三是引导规范政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组建以专业救援队伍为主、民兵力量为辅的城中区半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形成“统一调度、响应迅速、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举办应急救护员培训班、应急管理干部专业技能培训班、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班,提高参训人员事故应对措施、快速获取信息、接近现场安全对策、灾害区域地形研究和安全救援等能力。

6.加强矛盾纠纷化解,诉源治理稳步提升。一是强化行政复议工作。积极推行行政复议案件案审制度、行政复议案件“三次调解”制度,切实做到办好一件案、改进一条线、提升一个面,实现“办结一案、纠正一片”,从源头上倒逼依法行政,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让群众在每一起行政复议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今年以来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38件,受理37件,审理终结22件,15件正在审理中,行政复议决定书均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实现“阳光复议”。二是积极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完善“政府主导、法院推进”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机制,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今年以来,区本级行政诉讼案件共21件,开庭审理案件20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出庭应诉率均100%。三是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制定《关于建立“公调对接”工作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设立北大街、总寨、南滩、南川四个片区“矛盾纠纷调解联络站”。截至目前,接受公安转办案件42件,调处成功40件。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及防降命案攻坚、“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有效防范化解矛盾纠纷风险”专项行动。实行每日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每日排查达50余次,截至目前,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2650余次,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732件,调处成功1698件,调处成功率97%。四是升级整合城中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优化整合“诉讼服务”“信访接待”“综治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调解”五个中心资源力量,中心统一领导进驻部门和窗口工作人员,实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群众“只进一个门,只对一个窗,一次办成事”。2023年以来,受理调解案件267件,调解成功264件,建议诉讼3件。

7.形成权力运行监督合力,制约监督协同高效。一是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政府及各部门自觉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严格落实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宪法宣誓等制度。依法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及人民来信,代表、委员和人民来信办结率、满意率稳步提高。人大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20次,依法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0余人次,对相关政府组成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开展述职评议,有力提升依法履职的意识。2023年以来,区级人大代表提出建议70件,区级政协委员提出提案97件,建议和提案办复率100%。二是持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组织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建立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月统计报告机制,常态化、动态化监督全区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组织全区58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执法资格网上考试工作。三是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实行政务公开清单管理制度,完成全区26个重点领域标准化目录,组织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培训。主动公开区政府领导政务活动、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信息和重点领域政府信息,2023年以来公开6483条。畅通依申请公开渠道,修订完善区政府依申请公开申请须知,指导区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023年以来办理回复依申请公开4件,办结率100%。四是优化拓展政务公开载体。发挥区政府门户网站作用,优化网站版面,升级板块内容,为全区31家单位新设独立板块,根据城中区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目录公布重点内容,丰富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全区政务新媒体作用,督导管理单位做好信息发布、解读回应、互动交流、安全监测等工作,提升信息公开质量。充分发挥“邻里牵手”工作群作用,积极发布群众关心关注的政策信息,及时回应民生领域等各类诉求。充分发挥政府内部刊物作用,编辑出版《城中政报》,拓宽公开渠道。五是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引入“云端平台+手机前端”监管模式,将全区学校、托幼机构、小餐桌、部分大中型餐饮单位纳入非现场电子监管平台,实时监控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建立完善“执法人员信息库”和“执法对象信息库”“一单两库”,将9家加油站、198家工贸企业、6家粉尘涉爆企业、1家新型燃料企业基本信息全部纳入监管执法范围,确保监管执法企业基本信息录入率100%、执法人员信息录入率100%、监管行业覆盖率100%。

8.增强法治服务,法治政府建设成效凸显。一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将满足困难群众的需求贯穿法律援助制度改革的全过程,2023年以来接听12348咨询热线1500余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13件(其中民事350件、刑事263件),接待群众来电、来访3600余人(次),受理法律事项8件,起草、审核、修订乡规民约11件,参与纠纷调解54件,开展法治讲座56场,法治宣传170次,受理法律咨询人数达2800余人(次)。二是培育优秀法治文化产品。以“民法典宣传月”“我们的节日”“三下乡”为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以“蒲公英宣讲队”及22支小分队为载体,依托城中区法律援助专业志愿服务队,采用“订单式”“菜单式”宣讲,推动法律法规宣传深入人心。组建城中区司法局线上“领航法治宣讲间”,邀请律师结合典型案例讲解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截至目前,发布普法视频98条,播放量2.8万余次。三是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印发《深化“法律九进”活动助推平安中区法治中区建设工作方案》,以法律九进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民法典、“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防范电信诈骗、反有组织犯罪法、防范养老诈骗等系列宣传活动,依法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联合西宁市司法局升级打造青唐城法治文化公园,丰富和创新法治宣传教育载体。南山东社区村规民约被评选为全省优秀村规民约。四是开展告知承诺制工作。全力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及时督促、指导各实行单位按照梳理认领的事项清单认真开展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9.突出工作成效,创新开展亮点工作。一是拓展调解阵地,构建综合事项调解大格局。在大十字警务区和交警二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分别成立矛盾纠纷调解联络站,将治安案件以外的民事纠纷及交通事故引起的纠纷纳入调解范围。在交警二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针对因交通事故产生矛盾纠纷未能成功调解,且当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和范围,帮助其进行相应的司法程序。引入专职力量,全力化解辖区物业纠纷。合理利用资源,构建综合事项调解大格局,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二是监督管理+教育帮扶,提升教育矫正工作质效。在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杜家庄塬揭牌成立西宁市城中区“社区矫正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辖区社区矫正对象在城中区社区矫正“阳光公益林”开展植树活动,身体力行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植树活动,提升社区矫正对象公益劳动效果,缓解在矫正期间的心理压力,进一步提升矫正效果。今年以来,组织社矫对象开展“耕种希望 收获未来”公益活动13次。三是建立“公调对接”联动机制,提升调解便利性。印发《关于建立“公调对接”工作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召开城中区“公调对接”工作推进会,设立北大街、总寨、南滩、南川四个片区“矛盾纠纷调解联络站”。形成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调解委员会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有效衔接、良性互动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截至目前,接受公安转办案件42件,调处成功40件。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不足

1.法治队伍建设有待完善。全区基层单位普遍缺乏法治专业人才,从事法治建设工作的人员转岗频繁、衔接不畅,基层法治工作队伍力量薄弱,对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能力有待提高。

2.行政执法监督有待加强。全区拥有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短缺,行政执法学习培训有待加强。执法队伍法律意识不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够,对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不深入。在案卷评查中发现,个别单位执法案卷仍然存在调查取证不严谨、执法程序不规范、案卷装订不合规等问题。

3.争议化解渠道有待拓展。行政争议多集中在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存在解决行政争议方法少、化解方式单一和能力不足等问题。目前行政复议办公室虽已成立,但无专职办案人员,随着承接案件量骤增,现有人员配备和专业化水平难以满足复议工作。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区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专题研讨学等形式,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切实推动学习走深走实。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巡回宣讲活动,助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

2.强化执法监督,提升执法水平。开展行政执法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组织召开行政执法培训会,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开展城中区2024年度行政执法案卷互评观摩活动,通过交流互评,补足短板弱项固化强板优势,规范行政执法文书。组织召开行政诉讼复议案件分析研判会,分析总结行政诉讼案件败诉和行政复议案件执法程序瑕疵原因,倒逼行政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3.深化复议体制改革,增强争议化解能力。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智囊团”作用,通过召开案件咨询会议组织委员参与案件讨论、出具咨询意见,确保行政复议办案的客观性、公正性。持续开展行政复议案件案前矛盾纠纷化解,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执法监督联动,切实将行政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开展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宣传,引导群众通过行政复议渠道化解行政纠纷。

4.突出工作重点,提升宣传质效。聚焦“六类重点人群”和“六类重点领域”,开展今冬明春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组建宣讲组,加强宪法、民法典及维护国家安全等法律法规政策的教育,从源头筑牢思想意识防线。充分发挥“五大中心”资源整合力量,采用“调解、信访、排查、诉讼、执法+普法”模式,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疑难信访案件调处过程,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发挥好“城中在线”“领航法治宣讲间”“法治中区”等掌上普法平台优势,促进普法由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转变,有效提高普法宣传教育实效。

上一条:城中区2023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条:2022年城中区政府工作报告

关闭

主办单位: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340 (青ICP备190004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1030005
网站联系电话:6271091  劳动保障维权电话:6163883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城中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8236019  城中区统计违法举报邮箱:czqtjwf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