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头条新闻: · 城中区2025年首季经济运行稳步开局    2025-05-03     · 城中区职工邂逅非遗魅力共赴田园之约    2025-04-30     · 刘强峰:全链条优化人才“引育用留” 探索人才助力西宁高质量发展中区路径    2025-04-29     · 城中区巡察工作会议暨十七届区委书记 “点题式”巡察、村(社区)直接巡察 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    2025-04-26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日常数据监测>>正文

礼让街街道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5-01-09 09:34  点击:[] 来源:区礼让街街道办事处

2024年以来,礼让街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城中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的要求,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引领,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彻于各项工作,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一是街道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学习机制,制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共性清单并根据专业领域重点学习运用的法律法规,制定个性清单,实行“1+2”模式,组织班子成员专题学法5次,通过法宣在线平台学习,完成必修课+选修课合计40课时。二是持续落实把法治建设纳入本单位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街道严格按照《法治工作重要决定和方案备案工作办法》向城中区区委依法治区办备案《礼让街街道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推动法治建设重要决定和方案工作规定在本单位落地落实,并对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部署,定期召开推进会,及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其他班子成员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纳入个人年终述职报告内容。

(二)加强职能转变,优化政务服务。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及时梳理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清单,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权力“再瘦身”,审批流程再优化,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模式。信访、12345、710政务督办实现统一受理,按责转办、及时处置、限时办结。截至目前,“好差评”非常满意802条,满意163条,合计965条,满意率100%;12345受理354件,办结率100%;信访平台受理14件,办结率100%,710政务督办受理事项及征求意见稿共计24件,办结率100%。

(三)加强科学决策,坚持依法行政。一是按照《西宁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制度、备案审查和有效期等制度,从严从细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认真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和专项清理制度,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和政令畅通,经梳理,目前本街道未制定过行政规范性文件。二是严格依法决策,学习贯彻《西宁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按照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对重大行政决策和政府治理中的重大事件、重要合同等涉法事务严把合法性审查关,对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进行如实记录、完整存档,全面推动礼让街街道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三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参与决策中的积极作用,协助街道处理各类涉法事务,形成事前防范法律风险、事中严格依法办事、事后落实法律责任的街道法律事务运行机制。

加大执法力度,推动文明执法全面执行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规范一般程序执法文书的制作,做到关关审核,关关合格。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努力做到法理相融。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共规范“门前六包”责任商户1800家,清理街道杂乱张贴950处,清理流动摊贩250起,现场处罚擅自在公共场所摆放物件、占道经营等15起,规范非机动车辆停放50余处,劝导不文明行为60起,排查户外广告20余处,门头牌匾900处,发现30处存在安全隐患,均已整改完成。

(五)加强诉源治理,有效化解纠纷一是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街道以红袖标巡逻队方式组织辖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综治专干、司法所工作人员等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依法及时就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截至目前街道各调委会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933余次,礼让街街道各调委会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06件,调解成功106件,成功率为100%。其中“公调对接”调解纠纷24件。二是发挥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作用。对辖区内疑难复杂纠纷形成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及社区与城中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派出所、区城管局等多部门的联动机制,疑难复杂纠纷案件向城中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转办6件。

(六)加强监督制约,推进廉政建设。一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根据街道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创新形式,按照“应公开 尽公开”原则及街道基层政务公开目录,通过城中区人民政府官网、街道公开栏、社区公示栏、会议、各类报刊以及微信公众号、邻里牵手群、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等形式,重点公开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二是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执法监督、行政复议等内部监督纠错作用,对违法违纪行为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推进廉政建设。

(七)增强法治服务,推动法治建设。一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今年来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完成法律援助初审3次;组织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普法讲座10场、参与普法宣传22次、参与矛盾纠纷调解24件,接待法律咨询“线上+线下”5000余次;二是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以法律九进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民法典、“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未成年人保护、防范电信诈骗、反有组织犯罪法、防范养老诈骗等系列宣传活动,共开展法治宣传“线上+线下”100余场次。三是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街道打造法治文化宣传专栏1处,使居民群众能够出门有法、抬头见法、休闲学法,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遵循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干部法治素养的要求仍待提高。部分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还不够,法治素养还不够高。

二是对丰富普法工作形式的重视度不足。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还不够丰富,效果不够凸显,未能充分发挥网络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

三是基层法治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力量还不足,法治人才培养、储备、规划等工作对标新时代法治建设要求还有差距。

四是社区法律顾问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力度有待加强。

五是矛盾纠纷化解去“存量”、控“增量”、稳“变量”的稳控措施不到位,人民调解资源挖掘和合理利用不够,虽然能够协调解决一般的矛盾纠纷,但面对比较复杂和重大的矛盾纠纷,专业性不强,法规运用不够灵活,难以有效解决问题。如:辖区写字楼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因物业服务质量、物业费用等引发的纠纷较多,且成因复杂,对于此类纠纷化解难度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街道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加法治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统筹推进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学习,提升街道干部的政治和法律素质,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树立良好的法治政府形象,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全社会依法行政。同时,聚焦实战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完善法律规定与实战应用相结合的法治培训机制,通过开展大讲堂、“微课堂”等活动,努力形成“大培训”工作格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二是加强普法教育,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持续开展普法教育不放松,利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法律知识,让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他们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实现法治宣传教育从“有形”全覆盖转向“有效”全覆盖,推进法治辖区建设。三是多措并举引导社区法律顾问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建设,让律师作为专业力量直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基层法律服务关口进一步前移,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法治力量。四是强化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实体化建设运行,加强对矛盾纠纷的分析研判,严格执行社区每周一次、街道每半月一次的矛盾纠纷研判制度,分析本辖区系统矛盾纠纷的总体形势,梳理清楚多发纠纷、难调纠纷症结根源,将科学调处各类纠纷,维护辖区和谐稳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要常抓不懈,运用好全科网格工作机制,凝聚各方面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协调辖区派出所、社区法律顾问、各相关单位等建立矛盾纠纷联合化解工作格局,让“最了解”与“善化解”齐发力,最大限度地做到解决问题,同时,完善矛盾纠纷分流解决机制,对于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努力通过社区、街道层面解决,确实在街道层面无法化解的矛盾纠纷,上报至区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借助区级力量进行调处和稳控,确保事态不扩大、矛盾不激化。

上一条:城中区城乡建设局2024年法治政府 建设工作报告 下一条:所有居民都能保 居民医保就是好

关闭

主办单位: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340 (青ICP备190004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1030005
网站联系电话:6271091  劳动保障维权电话:6163883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城中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8236019  城中区统计违法举报邮箱:czqtjwf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