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城中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科学普及活动,全区科普服务能力和公民科学素质有效提升。
建强科普阵地,提升科普设施的服务质量和能力。制定《2023年西宁市城中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重点任务》,召开城中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建立“三长”机制,形成领导小组主抓统筹、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格局。申请科普专项经费48万元,达到人均1.5元标准。打造集天文、实验、人工智能知识为一体的科普馆,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在政治引领、创新发展、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拟打造中区首所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科普文化广场,前期设备建设工作将于近期完成。紧紧围绕实施重点目标任务,逐步推进城中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努力将辖区创新要素引向企业,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有效汇集和利用,探索形成科创服务全局的新路径。
突出关键群体,分层分类推进科普进校园进课堂。成功举办第38届西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城中赛区活动,从辖区19所学校征集638件作品,385名师生获得奖项。积极参加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4名师生荣获省级奖项,21名师生荣获市级奖项。在辖区10所学校开展“科普进校园”实验班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课程234课时,服务2900余人(次)。组织百人研学活动1次。积极组织辖区10所学校参加“我和妈妈学科学”活动,充分推动在广大妇女儿童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助力妇女儿童科学素质提升。积极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申报科普类项目,已成功申报基层科普行动计划2家,正在积极对接基层科技馆3家。
壮大科普队伍,夯实高质量科普工作人才基础。针对社区管理干部、农民、妇女等人群开展“星火人才”专项培训,为辖区科技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已完成培训2期,培训300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次,为高水平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和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积极吸纳干部职工、热心群众1598人组建科技志愿者服务队19支,全面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多点发力做好科普宣传,充分利用“科普中国”APP,吸纳注册信息员4338人,科普信息传播量258万余次,在全市五区二县中位列第一。以“三下乡”“科技活动周”活动为契机,通过发放宣传挂画、宣传手册、健康工具等方式,向市民群众宣传各类科普知识内容,累计发放科普知识宣传资料1500余份,受益2000余人(次)。